今年,保亭紧抓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与全域旅游发展机遇,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坚持生态保育,探索生态产业,通过"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创新模式,绘就“绿富同兴”的可持续发展新画卷。
近日,记者沿环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路行至毛感乡路段,只见山体周围拉起一道蜿蜒山脊的银灰色围栏,这正是保亭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及稳定性提升项目的封山育林设施。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沿七个山头架设4.7万余米防护网,如同为雨林系上“生态安全带”。
保亭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及稳定性提升项目现场负责人牟友义说:“就是这个围栏,一个是物理围栏,还有一个电子围栏,运营商发信息监控,如果说有人进入到我们的林区,信息自动发到他们手机上面,叫他们注意防火,尽快离开。”
近年来,保亭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核心,全面实施保亭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及稳定性提升项目工程。通过“人工修复+自然恢复”双轨模式,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共1640.36公顷,补植补造105公顷,森林抚育1641.07公顷,建成物理——电子双模围栏系统,实现4083.913公顷封山育林区智能化管护,为生物多样性筑牢“安全网”,提升本土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水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3.4%。
牟友义说:“都完成得差不多了,要进入养护期了,要进行一段时间养护,养护期要到2025年12月份。”
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保育基础上,保亭创新探索“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依托雨林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全长1.6公里的雨林生态栈道项目,作为花溪谷配套游玩项目。栈道串联起溪流、瀑布、雨林自然景观,打造“雨林探秘+健康养生”特色体验线路,形成“以保育促产业、以产业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栈道已建设600多米。
花溪谷项目负责人顾贵水说:“我觉得我们用这种栈道,对森林生态这一块,几乎不破坏的状况下,它又为林下经济带来发展。真正把热带雨林用这种非常生态的做法,把它真正变成可以服务于林下经济,服务于游客,我觉得这是未来一种非常好的试点或尝试。”
今年,保亭积极实施生态底色提靓行动,高标准建设“两山”创新实践基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并围绕“落实与行动年”目标任务,以生态保护与“两山”转化协同推进为新起点,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书写热带雨林生态价值转化的新时代答卷,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梁振荣说:“在‘落实与行动年’,林业系统紧紧围绕林长制这一核心引擎,真抓实干,精准发力,一方面,稳步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积极投身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全面推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多维度夯实林业发展根基;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林业产业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林业与旅游及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保障林业生态经济双丰收。”
记者:王群 见习记者:吴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