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博鳌乐城先行区“特许医疗”政策助力 短肠综合征患者用上创新药
2025年04月30日 15:51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4月29日电(韩青)两年前,4岁的短肠综合征患儿果果(化名)在位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的慈铭国际医院完成替度格鲁肽注射,成为中国内地首个用上该药的患者。截至2025年春,全国已有25位患者通过该药获得治疗。这一突破性进展,得益于乐城先行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强力推动。

  果果因小肠坏死仅剩35厘米,每日需接受15小时肠外营养。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武田制药展出的替度格鲁肽给果果的生活带来转机。依托乐城先行区“特许医疗”政策,该药快速落地。2023年5月,果果通过“带药离院”机制将药物带回上海治疗,3个月后肠外营养时间减半,6个月体重增至20.4公斤,如今已完全摆脱输液袋,重回甘肃老家。

  乐城先行区是中国的“医疗特区”,享有“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等特殊政策,是国际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通道。在创新药械引进方面,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充分利用临床急需进口特许药械和真实世界研究绿色通道配套政策,先后引进特许药械达470余种。

  作为医疗创新试验田,乐城先行区不仅通过特许政策加速创新药在国内的临床应用,还将一些创新药品纳入“乐城特药险”目录,患者经评估可申请理赔。2024年2月,替度格鲁肽正式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至2025年,该药已进入20省市惠民保,叠加企业支付计划,大幅降低患者负担。

  今年3月,现年54岁的江苏短肠综合征患者文女士,成为替度格鲁肽成人患者中的“首位获益人”。文女士罹患克罗恩病长达20年,期间经历多次手术,切除了部分小肠和全部结肠,切除大部分肠道,依赖肠外营养20年,用药后将大大缓解病情。(完)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