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以前她总是闷在房间里,几乎不和我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康复后,她变得开朗多了,经常和我分享在这里学了什么、玩了什么。”近日,谈起患精神分裂症的妻子黄大姐,儋州市新英湾办事处春鸣社区居民符大哥为她的变化感到欣喜——儋州市民康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开到“家门口”,黄大姐融入社会、重启人生的“最后一公里”得以畅通。
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是2025年海南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今年,儋州市民政局在原有的那大镇站点、和庆镇站点基础上增设春鸣大社区站点,为环新英湾地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之前她在医院里做康复,经医保报销后每天需要支付90元。”对于仅靠政府补助生活的夫妻俩来说,这是一笔并不小的支出。民康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春鸣大社区站点的运营填补了以往环湾地区没有社区康复场所的空白,免费的康复服务也解决了符大哥的燃眉之急。
社区康复服务提升精神障碍患者自我照顾、社会交往、职业技能等能力,让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儋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福利科工作人员宋利说,目前已有6名患者走上工作岗位。
经过一年多康复服务,精神障碍患者小符摆脱了以往“茧居”家中、沉默寡言的模样,在家附近的夜宵店找到了一份工作。
儋州市那大镇精神障碍患者蔡女士也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服务后回归社会。现在,在康复师的鼓励下,蔡女士支起一个卖槟榔的小摊位,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
据介绍,儋州今年计划为200名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上门+社区”康复服务模式进行社区康复,截至目前已累计康复服务2545人次,完成率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