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5月15日(记者 易帆)黄灿灿、红艳艳的辣椒果挂满枝头,田间弥漫着辛辣香气……近日,在海口遵谭镇群力村黄灯笼辣椒种植基地里,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联合海口市农技中心举办的海南特色酱用辣椒新品种现场观摩与栽培技术培训会在田间举办,一旁的展示台上,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黄灯笼辣椒新品种一字排开,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前往观摩学习,这些新品种凭借高产、抗病、高辣度等优势,为海南加工辣椒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基地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对10个试验品种进行测产。记者 郑光平 摄
在基地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对10个试验品种进行测产。中国热科院品资所研究员曹振木介绍,试种的黄色品种中,热辣7号、8号、12号表现突出,尤其热辣8号产量高、色泽亮,且耐低温寡日照,“传统品种在冬季易产小僵果,而新品种抗寒性强,可稳定保障12月至1月的产量。”曹振木说,这就更适宜在琼北地区种植。此外,热辣7号、8号对花叶病抗性显著,且植株直立不需搭架,降低种植成本。
此次亮相的黄灯笼辣椒新品种中,还有一批红色的品种颇吸引眼球,曹振木介绍,对于酱用加工来说,红色果皮的黄灯笼辣椒能丰富产品颜色,此次试种的新品种中,热辣10号辣度高达39万SHU(史高维尔指标),热辣6号辣度也达34万SHU,有望成为加工酱料的“辣味担当”。“红色品种尚未大规模应用,此次试种将为产业拓展新方向。”曹振木表示。
海南黄灯笼辣椒酱产业长期依赖单一品种,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近年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通过“一所对一县”科技帮扶行动计划,以加工端需求针对性研发抗病性强、风味浓郁的新品种。海口遵龙农业公司负责人钟步庚称,企业联合科研团队改良黄灯笼品种特性,以寻找更优质的品种,“抗病性、抗寒性提升后,产量增加20%,且果实更易采摘,分拣成本降低。”
新品种中,热辣10号辣度高达39万SHU(史高维尔指标)。记者 郑光平 摄
此外,新品种的香味和辣度更契合加工需求。企业已联合专家将试种品种送至下游厂商测试,未来将推行“订单农业”,确保农户销路。“从种子到餐桌的闭环,能稳定农户收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钟步庚说。
下一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还将在海口、定安等地开展多点试种,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推广示范种植。海口市农技中心负责人表示,新品种的示范试种将助力海南辣椒酱产业提质增效,巩固“小辣椒”背后的“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