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南40万亩益智果提升“含金量”
2025年05月22日 10:45 来源:海南日报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近日,一场大雨过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的橡胶林下,一串串的益智果压低枝头,即将迎来收获。

  “今年益智鲜果的田头价7.5元每斤,价格还是可以的!”鸭坡村村民张仲奇看着自家橡胶林里套种的益智,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今年的收成。

  益智,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优良的药食两用植物,也是优质的林下经济作物。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鼓励农户在橡胶林等人工林中套种益智,实现一地双收,助力农民增收。同时,我省林业、农业等领域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挖掘本地益智种质资源,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延长益智的精深加工产业链,将小小的益智果变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林下套种益智

  “经济+生态”效益增收

  早晨天蒙蒙亮,在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青介村民小组,村民王秋丽吃完早饭,背上箩筐来到自家橡胶林,开始采收益智果。

  “益智都是套种在橡胶林地下,不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采收之后也会有采购商到村里收购,非常方便。”王秋丽说,收成好的时候,一亩林地能采收200斤鲜果,晾晒出40斤左右的干果,每斤干果价格在30元左右,一亩橡胶林能增收约1200元。

  中部山区林地多农田少,在林地里套种益智发展林下经济,可将资源劣势变为优势,实现生态、增收双赢。据介绍,整个毛阳镇林下套种益智两万亩,现在有1.5万多亩陆续进入了挂果采收期。

  不只是五指山市,琼中、白沙等中部山区也推广种植益智。在琼中红毛镇黎凑村,73户农民在林下种植益智,并在益智林里养殖蜜蜂,采收“益智蜜”。一地多收,增收致富,让当地农民在村里盖起了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

  延长精深加工

  实现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益智在全省种植总面积约40万亩,占全国益智种植面积的40%。在确保产量基础上,我省布局益智精深加工产业链,为益智产业化奠定发展基础,让益智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在琼中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的展示中心,益智酒、益智蜜饯、益智仁等加工产品摆放在展示柜上,吸引来客参观。作为海南益智的主产区,琼中引入加工企业、扶持专业合作社,探索益智精深加工,拓展益智市场销路。

  “琼中是海南益智的主产区,我们看中了当地的益智资源,在这里投资建设了益智酒加工厂,预计今年6月可投产,可给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海南正生堂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蔡传孟介绍,该企业专注益智、牛大力等南药资源研究、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种植以及深加工等产业链发展,琼中南药加工项目三期全部落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

  科研机构联合攻关

  挖掘种质资源市场价值

  海南是益智的主产区之一,但长期以来,我省益智资源家底不清,没有主栽良种,益智的功效、成分、标准等不够清晰,精深加工产业链短缺,产品开发的附加值还有待提高。

  近日,由省科技厅与五指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五指山益智遗传资源挖掘利用与功能性产品创制”项目启动,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参与,项目内容包括建设益智资源圃、收集保存优异益智种质资源;培养研究生为其相关领域输送人才;针对益智遗传资源、功能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创新成果及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制定益智产品团体或地方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开发新产品提升益智产业附加值;制定优化益智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推动益智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等,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海南益智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五指山市的益智资源进行系统评价、深度挖掘与培育,对功效成分解析、富集、制备与功能进行研究,精准开发新产品。”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介绍,此次项目启动,将攻克五指山市益智产业共性关键问题,研发产业发展新技术、产业增效新模式,推动五指山市益智全产业链条延伸与产业附加值提升。

  (本报海口5月21日讯)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