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7月1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定检机库内,包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的10架客机依次排列,技术人员穿梭其间,有序进行航电系统调试、机身检修等作业。
这是中新网记者近日走进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看到的繁忙一幕。这个被称为飞机“4S店”的维修基地,正迎来境外飞机“体检”的高峰期。
政策红利吸引全球“客源”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占地面积221亩,总建筑面积约14.88万平方米,包含大修定检机库、喷漆机库、附件维修厂房、国际航材存储交易中心等设施,定检机库可同时容纳10架飞机进行定检维修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库里飞机停得满满当当,基地停机坪还有多架飞机“排队”等待检修。
“这架来自韩国的飞机正在执行4C(8年检)高级别定检项目,检修范围覆盖航电系统、动力装置、机身结构、机翼组件、客舱设施等。”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大新华飞维空港维修基地副总监杨文博指着一架波音737-800型飞机向记者介绍道。
“最吸引客户的是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的政策优势。”杨文博算了一笔账:进境飞机可享受进境维修免保证金、加注保税航油、暂时进境维修允许内销、维修航材保税等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可以为航司节省10%到15%的维修成本。此外,海口美兰机场海关设立的“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保障服务,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
20多家境外航司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杨文博说,越南越捷航空自去年以来已有10架次飞机来此维修,今年还将有10余架次前来;卡塔尔航空在前年尝试合作喷涂三架波音777飞机后,签订了后续3年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喷漆业务合作协议。
6月19日,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内,工程师化身“飞机医生”,正全面检修进境维修飞机。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一站式”服务降本增效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综合服务能力。目前,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旗下两家维修企业,已在该基地形成涵盖飞机机体大修、零部件维修、航空器整机喷涂等各航空维修业态的工程维修服务能力,为境外航空公司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维修日程安排得很紧凑,部分航司的检修计划已排期到明年。”杨文博说,自2022年投产以来,一站式基地已累计完成超2200单飞机维修项目,承接超230架次喷漆业务,完成超4.9万件部件维修,其中包括百余架的进境飞机维修和喷漆业务。
“以往国内的此款飞机发动机需运往英国等地维修,现在海南就能解决。单台发动机运输成本至少可节省约50万元,总维修周期节约20天左右。”海口吉耐斯总裁吴栋阳说。
区位优势叠加产业集聚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已构建起辐射东南亚、东北亚及中东的航线网络。在第五、第七航权政策推动下,多家国际航空公司持续加密在琼航线布局。
与此同时,以飞机维修为核心的航空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从航材供应链、航空物流到技术培训及配套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海口吉耐斯已经建立航材储备体系,储备航材金额超2000万元。”吴栋阳告诉记者,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该公司下一步将进行扩产,优化发动机维修全流程工艺布局,逐步开发深度部件修理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前,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已取得16个国家及地区适航管理机构颁发的维修许可资质。杨文博说,该基地未来将持续扩展申请境外民航维修资质,开拓东南亚、东北亚、中东等地市场,“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叠加地理优势,海南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保养中心’的前景十分广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