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手机扫码查村账,土地流转身价涨 万宁“机器管+”管好村民“钱袋子”
2025年07月06日 17:24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7月5日电(黄方舟)村里的钱花哪儿了?集体的地租没租亏?过去这些让村民心里犯嘀咕的事,在海南万宁正变得“门儿清”。万宁市农业农村局5日介绍,万宁市创新推出数字化、法治化和市场化三向发力,管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钱袋子”。

  作为海南“机器管‘三资’”平台建设首批试点市(县),“机器管+”改革是万宁“三资”管理一大亮点。

  “机器管+”管钱看得见: 村里每一分钱支出都在线上走,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已推动12个乡镇规范开设农村集体账户2260个,清查回笼村集体资金3.5亿元。截至6月24日,该平台已安全支付14835笔,金额达3.5亿元。

  管产有“身份证”:大到一片林、小到一台设备,全市上万项集体资产,涵盖8.8亿元资产总额,都有了专属的“电子身份证”、资产卡片和二维码,每一宗集体资产交易全过程管理监督。

  风险早预警: 创新性设置支出超额、合同超期等16类智能预警模型,依托平台自动数据比对,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即时预警。同时,万宁配套上线“惠万通”小程序,村民点点手机,就能查村务、看财务、盯用工。各村已通过小程序公开信息2644条,线上发起用工近978次,累计371万元,让“阳光村务”晒在村民指尖上。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超长期、超低价、不规范等“两超一不”问题,万宁使出法治“硬招”:绘制集体资源图,建立问题“明细账”。对排查出的67份不规范合同进行销号管理,追缴拖欠租金14.8万元;制定流转指导价,打击违规定价;重点清理“超长期合同”,截至6月24日,34宗问题已整改29宗,追回资金超14万元。

  为了让集体资源真正“活”起来,万宁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体资源交易上平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平台已成功交易29宗,流转土地1370亩,交易金额高达7859.03万元。

  万宁用创新监管模式,织密农村集体“三资”防护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