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南正积极打造“清凉城市”,推动城镇空间低碳宜居转型发展。通过规划建设清凉居住社区、清凉商业街区、清凉开放绿地、清凉绿色交通,营造绿色人居新环境。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也是组成社区的基本单元。海口在众多小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中,融入绿色理念,实现通风、活水、增绿、透气、降碳,多举措打造清凉居住社区,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
□本报记者高潮 龙易强
立体绿化增凉意
近日,记者走进海口佳元·江畔锦御小区,看见小区配置了庭院绿植。该项目营销人员叶俊麟介绍,小区引入新加坡“花园城市”理念,为业主配置的庭院绿植不仅能有效降温、调节湿度、净化空气,还能降低噪声。
除立体绿化外,巧妙利用建筑空间也是营造清凉环境的好办法。在西海岸仁恒海棠公园二期,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在架空层打造了阅读角、儿童区、健身区等公共空间,将建筑与自然融合,营造通风条件,打造出舒适的纳凉休憩场所。
不少小区的清凉环境,还源于丰富的绿化结构与水系景观的创设。位于丽晶路的金外滩小区楼龄虽近20年,但步入其中,浓密树荫下,流水潺潺,让人顿感凉爽。在万华江东麓岛国际社区一期,湖泊溪流纵横,高大树木形成片片绿荫,清凉的水系中可以玩桨板、划小船,小区里的丝丝凉意交织出浓浓的幸福感。
绿色低碳促宜居
记者走访发现,海口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大力推进节能理念,通过外墙和屋面保温隔热改造、增设遮阳设施等措施,使小区更加清凉宜居。
“住宅拥有更好的隔热性能,才能避免室内温度过高。”省汽车制配厂宿舍小区改造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小区对屋面隔热层进行改造后,起到了一定的隔热效果,能有效改善夏季的室内居住环境。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中,应将绿色建筑理念与清凉居住社区建设相结合,通过提高建筑节能降碳水平、增加绿化率等方式,打造更多清凉场景,让居民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
致力于“清凉城市”研究的中国建研院热带院高级工程师陈旺认为,降温除湿在海口“清凉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清凉居住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优化住宅小区的空间布局,构建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等方式,畅通空气流动。“小区中有足够的绿地、水体,或在周边打造湿地、公园、水体景观等,都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她认为,随着零碳建筑、绿色建筑等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都将成为清凉宜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