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实习生 杨梦娜 郑如雪
通讯员 程楠
随着一阵阵巨响,短短几十秒内,数百立方米的水倾泻而出。一瞬间,磅礴水幕升腾而起,将地面导流锥与发射台底座包围在浓浓水雾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自一号发射工位建成以来,类似喷水试验已开展几十次。
“假如喷水时间早,会影响火箭正常的点火,喷得晚的话,又会严重烧蚀地面设备。”文昌航天发射保障有限公司大流量喷水操作手姜凯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喷水试验,才能实现发射与喷水“毫秒级”的协同。
航天发射的每个环节,都有成千上万的技术细节需要论证,这对年轻的发射团队是巨大考验。
文昌航天发射保障公司是伴随海南商业航天发展新成立的企业,成立时间短且人才队伍年轻,218名员工平均年龄30岁,大多数是“90后”“00后”。
如何让年轻成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以老带新”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培养方式。
“白天在勤务塔上,组长结合以往的经验实地指导我们操作设备,晚上则在办公室带领大家学习理论知识。”回忆起执行发射任务前的“白+黑”学习经历,发射台操作手邓大雨表示,经验不足就加强专业,专业不够就加班学习。
结合发射场的建设、安装、调试以及合练首发任务准备,2024年,文昌航天发射保障公司采取集中授课、实地学习、资格认证和现场跟踪等多元化培训方式,使定岗人员上岗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首发有我,尽职担当;严控质量、确保安全;零失误、零差错、零遗漏。”在2024年的双工位首发总动员誓师大会上,指挥员们集体宣誓。
如何将商业航天发射队伍训练成一支“万无一失”的铁军?
在发射场建设初期,文昌航天发射保障公司就着手构建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每一位新员工进行日常队列训练,逐渐磨练出队伍的铁军斗志、严明纪律和团队协作精神。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始火箭合练作业。
文昌航天发射保障公司提前规划,周密部署,各系统累计完成测试调试166项,形成指挥协同程序16份、专项工作方案计划35份,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班前会、双想会等50余次,做到了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完成任务高质量。
2025年3月12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发射能力得到完整验证。
“我们这支年轻的新队伍,在两次火箭的首飞任务中没有出现误指挥、误操作、误动作。”文昌航天发射保障公司总经理首俊明表示,下一步,将管理好发射场的设备设施,满足后续新工位的使用需求,执行好高密度发射任务。
(本报文城7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