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航
随着“船舶国籍证书”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正式签发,“准兴9”轮正式入籍“中国洋浦港”,领取海南自贸港“户口本”。“得益于9%的进口关税减免和13%的增值税减免,直接为船东省下了超2000万元人民币。效率高,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作为此项登记业务代办人,海南宇航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关务业务负责人林国英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这艘购自欧洲、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巨轮,正式开启了它的新航程。
“准兴9”轮的顺利入籍,是“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不断释放“磁吸效应”的例证之一。2020年6月,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应运而生。“中国洋浦港”这份海南自贸港船舶“户口簿”极高的含金量,吸引越来越多航运企业选择海南: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洋浦港”籍登记在册的国际船舶已达63艘,总吨位354.76万吨,总运力635.02万吨,相关总资产达192亿元,均位居全国同类前列。
不停航、一天转籍!
彰显自贸港速度
作为“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一员,“盛畅777”轮让海南国际航运业拥有了一张递给世界的亮丽“名片”——目前全球最大的无限航区重大件甲板运输船。
“远超预期的‘快’!”这是在给“盛畅777”轮办证时,海南盛畅国际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於王杰对当地政务服务最直观的感受。提交完所需的材料后,一个工作日内,他就拿到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在政策实施之初,“中国洋浦港”船籍港首单在海事、交通、船检等多部门专班联动攻坚下,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办结。
林国英见证了这一政策的落地。5年来,她已为近10艘国际船舶代理完成“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登记。“流程越来越简便,审批越来越迅速,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成立后,感受尤为明显。”她感慨道。
丹海航运(海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渊明则对证件核验环节的革新印象深刻:“很多船舶证书需随船备查,不能轻易取下。现在管理局允许提供复印件,并通过船长视频展示、录制原件信息完成核验,还支持‘容缺办理’,材料可后续补充,这对船东太友好了。”
惠企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源自制度层面的深层次改革。海南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条例》立法,并创新制定《创设便捷高效的国际船舶登记程序》。2020年11月3日,海南海事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程序规定》出台,船舶转籍流程实现革命性简化,基本做到“不停航、一天转籍”,极大节省企业时间和运营成本。
近400项!
制度创新构建高效服务体系
“盛畅777”轮见证了海南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史上一个新里程碑的诞生。2024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船舶登记管理机构——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在洋浦正式揭牌运行,主要负责“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的登记、综合质量管理、检验监督等工作。该局成立后首份“中国洋浦港”船籍港船舶所有权证书颁发给“盛畅777”轮。
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是这个“年轻”机构的鲜明底色。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副局长张丹竹介绍,管理局致力于打造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航运制度体系。成立以来,已高效办理各类船舶登记及相关证书文书近400项,并系统推出国际船舶登记“特殊办”、船舶证书文书“导航办”、船舶转籍登记“动态办”、政务服务“极简办”等10项实实在在的便利化举措。其核心目标,就是构建一个便捷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登记服务体系。
作为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的国际门户与“二线”管住的国内枢纽,“中国洋浦港”口岸通关效率至关重要,智慧监管模式在此加速构建。
“实践中,船舶抵港前即可完成大部分信息审核,实现‘即到即入’;货物入区后如需出岛进入内地,企业可线上一次申报,货物在码头内部完成查验,最终‘一站放行’,这种智慧监管模式能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洋浦海关监管处监管三科科长钟辉镜介绍,海关部门正按照“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共管”思路,打造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新范式。在“一线”,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实现更高水平便利化通关;在“二线”,强调智能高效监管,确保风险可控。
168.92亿元!
释放“磁吸效应”,打造产业生态圈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释放的“磁吸效应”,远不止于船舶登记数量的攀升,更是对洋浦乃至海南的航运产业生态的重塑。
“洋浦的国际运输服务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占比一般在60%以上。”洋浦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对外经济合作科负责人杜小霂介绍,2020年儋州洋浦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人民币24.28亿元,2024年飙升至168.92亿元,增长高达595.72%。与此同时,儋州洋浦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2023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1293.6亿元,保持高增长。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量国际船舶登记于此,为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截至目前,已有超千家航运相关经营主体落户洋浦。”杜小霂对记者解释了数据增长背后的推动因素。
在洋浦航运大厦,金融、保险、船舶代理、法律服务、船员培训、保税燃油加注、船舶维修等数十家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一个完整的航运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如今,越来越多国际船舶从“中国洋浦港”扬帆起航,作为中国对接全球的“超级接口”,“中国洋浦港”正积蓄磅礴势能,向世界展开一幅开放新图景。
(本报洋浦8月14日电)
数说政策红利
船舶
2020年6月1日,“中远海运兴旺”轮国籍证书顺利签发。
截至目前,“中国洋浦港”籍登记在册的国际船舶已达63艘,总吨位超354万吨,总运力逾635.02万吨。
码头
洋浦港码头种类基本齐全,截至目前已建成集装箱泊位、多用途泊位、散货杂货泊位、原油泊位、成品油泊位、化工品泊位、LNG专用泊位、工作船泊位共计57个,码头设计通过能力1.25亿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20万标箱,29个普货泊位实现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
航线
截至目前,洋浦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共62条,其中外贸航线32条,内贸航线30条,2025年新增航线13条(外贸航线6条,内贸航线7条),今年5月新开通2条连接北美洲航线(分别挂靠纽约、长滩),6月新开通洋浦至印巴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