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6日讯(记者 叶长文)近日,在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的全程监管与服务保障下,洋浦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米尔普罗(海南)船艇科技有限公司一批货值约20万港币的进口高端救援座椅完成维修并顺利复出口,标志着洋浦保税港区内系列政策措施扩大试点中的又一项政策——“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正式落地。
截至目前,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扩区试点已落地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精简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扩大进出口商品第三方检验采信范围、“先入企,后检测”、扩大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等10项政策,累计享惠货值超15亿元。
据悉,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扩区是指紧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安排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主要从洋浦保税港区现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政策制度、《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商务部等20部门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等3个方面,选取海南有需求、能落地、见实效的政策措施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点实施,同时与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之后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实现有效衔接。
自2023年4月洋浦保税港区内系列政策扩大试点启动,从最初聚焦洋浦保税港区2.23平方公里的“政策试验”,到如今洋浦经济开发区114.7平方公里的“落地见效”,加工增值免关税、“先入企、后检测”等一批高含金量政策相继落地,不仅破解了企业发展的瓶颈,更培育出粮油加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下一步,洋浦海关将持续聚焦自贸港封关运作目标,精准对接自贸港产业需求,支持各项开放政策效应不断扩大,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