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三尺讲台上的27载坚守:“丁老师”成了“丁妈妈”
2025年09月08日 14:54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9月8日电 题:三尺讲台上的27载坚守:“丁老师”成了“丁妈妈”

  中新网记者 林士杰

  来海南前的黑龙江省“十百千”骨干教师、“四有好老师”和哈尔滨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师、巾帼建功标兵,扎根海南后的海南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高中数学学科省级指导专家成员和“海南省优秀教师”……一项项殊荣,很好地诠释了丁淑云在平凡岗位上27年坚守的不平凡。

  在中国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新网记者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澄迈实验中学(简称“华迈实验中学”),见到了丁淑云老师。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的一则招聘公告,让丁淑云怀揣着对更大教育舞台的向往,从黑龙江南下来到海南。“看到招聘信息时,我就坚信这里能让我实现更多教育理想。”

图为丁淑云在上课。 中新网记者 林士杰 摄

  点燃信仰之火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身为学校教导处主任的丁淑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作为数学教师,她的课堂不仅充满对知识的深度探索,更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氛围。在她看来,帮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是促进其成长的关键;用信仰给学生提供成长的动力,是最有效的心理沟通。

  “丁老师的课堂非常科学严谨,也富有哲理,枯燥的数学课都变得那么具有诗情画意!“丁淑云的学生说。

  华迈实验中学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了解到海南学生性格均较内向的情况后,丁淑云经常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学生促膝畅谈,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变得开朗、更加自信,也懂得学习的意义。

  学生口中的“丁老师”悄然变成了“丁妈妈”。但身为母亲,丁淑云对女儿充满愧疚。

  2020年,正是学校发展起步阶段,丁淑云负责全校教务教学工作,整日在校园里奔波。而那一年,正是女儿在老家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她无法陪伴在女儿身边,只能偶尔打个电话给予鼓励。

图为丁淑云课后给学生讲解习题。 中新网记者 林士杰 摄

  培养阳光心态

  丁淑云教过的学生,或许都难以忘记她在每一堂数学课上留下温暖而灿烂的笑容。因此,学生都叫她“小太阳”。

  1998年7月,丁淑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走出大学校门迈上三尺讲台,在黑龙江一所中学开启教书育人的旅程。27来,面对学生时,她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容。这笑容里,藏着她对学生的细致关怀,更饱含着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

  理科班学生小玲生活拮据,看到自己身边都是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更加深了她的自卑,变得十分迷茫、不自信。然而,因为丁老师偶然一次代课,她被丁老师像姐姐一般温暖的问候吸引了,从此在课堂上变得积极起来,并从理科班转到了丁老师当班主任的文科班,二人成为了良师益友。

  在丁老师“小太阳”般的照耀下,小玲变得乐观自信,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大学。小玲说:“时至今日,丁老师的微笑依然影响着自己。进入大学、参加工作后,始终没有忘记丁老师为她确立的人生目标,我将把这份温暖传播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图为丁淑云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中新网记者 林士杰 摄

  启发创新思维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丁淑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着这一理念。

  课堂上,丁淑云总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受惯性思维的影响;组织学生一起研究错题,每节课还会整理出争论最激烈的习题。

  “这些题目最能激发学习的乐趣,调动思考的热情。”后来,丁淑云将这些习题汇编成教辅书,“当学生看到自己参与研究的内容成书时,深切感受到了思考的价值“。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为此,丁淑云积极参加海南省韦崇裕中学数学卓越教师工作室、海南省屈韬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海南省何文胜数学卓越工作室的活动,通过听课、研讨、示范课、读书分享等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牵头成立“澄迈县高中数学丁淑云名师工作室”,推动区域内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图为丁淑云分享教学经验。 (受访者 供图)

  锤炼师者仁心

  “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而这份师德,最核心的就是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丁淑云常说,“教书育人”要把“育人”放在首位。

  在丁淑云的班级里,从没有“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个性差异客观存在,我们要欣然接受,更要积极引导”。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她会因材施教:“有时候一句小小的鼓励,可能会让学生迈出一大步。”

  建校伊始,华迈实验中学迎来第一批学生,教师不足,而丁淑云身兼数职:高中领航班班主任、教导主任、数学教研组长,还有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毕业季里,有学生送给丁淑云一首诗:“风雨二十载,桑田半亩成。润物无声处,造化未虚名。俯身青苗里,付躯时艰中。既为儿郎师,哪得为浮生?”这是对她最好的写照。

  如今,华迈实验中学已涵盖初一至高三,学生规模近3000人。“看着学校一步步变好,我打心底里高兴,相信未来会更精彩。”丁淑云眼中闪烁着光芒。 

  当前,海南正全力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对此,丁淑云也有自己的思考:“学校和老师培养学生时,要着眼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她希望学生能多走出校园,“最好能多和国际生交流,在能力、素养和眼界上实现全面提升”。(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