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展现椰城科普教育领域新成果
本报9月14日讯(记者曾昭娴 肖卫香)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9月14日,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海口市中小学科技节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活动以“科普潮涌自贸港,创新驱动向未来”为主题,通过多维联动、全民参与的形式,充分展现海口市在科普教育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现场1万余人、线上50余万人次共同见证。
当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样化的学生科技作品、科普活动图片展板等颇为吸睛,部分展位前排起了长队,新奇的科技产品让参观者体验热情高涨。“非常有趣,我体会到了古人的印刷智慧。”海口市第三十三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崇亦在海南师范大学古籍修复科普教育基地展区体验了雕版印刷术后,难掩兴奋之情。
活动现场展区涵盖海南本土黎族传统乐器科普的融合体验、古籍及修复工具展陈、AI魔法学院原创课程演示、海口市22所科学实验校展示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奖成果及教具模型等几十项科普互动体验活动,实现“政府部门+高校+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实验校”的多维联动,让科技变得“触手可及”,彰显海口科普特色。
据了解,海口已有1万余名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斩获佳绩,科学教育在识别与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方面成效初显。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已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开发30余门校本课程,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全覆盖。今年9月,全市各中小学校均将举办校级科技节,让更多孩子在“玩科学、爱科学”的氛围中成长。
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海口市正以科普月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普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科普新格局,通过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推动形成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社会风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人才注入新动能,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文化支撑。
活动由海口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海口市教育局主办,海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海南省博物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