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秋冬季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 儿科专家支招科学防治
2025年10月25日 12:05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24日电(白璐)随着秋冬季来临,儿科门诊中呕吐、腹泻的患儿明显增多,其中多数为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提醒,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的特点,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家长应掌握科学护理方法,核心在于预防脱水,并学会识别需及时就医的警示信号。

  诺如病毒感染症状较为典型。患儿往往首先出现突发的、剧烈的呕吐,继而出现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腹泻,可伴有中低度发热、腹痛、乏力等。症状虽然来势汹汹,但病程通常较短,一般在2至3天内可见好转。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核心是对症支持,尤其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儿科医生建议,家庭药箱应常备“口服补液盐Ⅲ”,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溶液。喂服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缓慢”的原则,可使用勺子、吸管等工具,每隔5-10分钟喂服5-10毫升。若患儿发生呕吐,应休息15-20分钟后继续尝试喂服。

  饮食方面,在呕吐剧烈期可短暂禁食1-2小时,但需持续补充液体。症状缓解后,可给予烂面条、白粥、馒头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高糖食物及牛奶。蒙脱石散可作为肠道黏膜保护剂辅助使用,但需与口服补液盐间隔一小时服用。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措施首要在于保持手卫生,务必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持续时间不少于20秒。需注意,免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效果有限。

  环境消毒至关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时需佩戴手套,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和物品应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擦拭消毒。患者的衣物、床品应单独并及时清洗。同时,需注意饮食安全,不生食,不饮生水,水果彻底洗净。

  尽管多数患儿可居家护理康复,但若出现以下“红色警报”,需立即就医:精神萎靡、异常嗜睡、烦躁不安或难以唤醒;出现明显脱水体征,如眼窝或囟门凹陷、哭时泪少或无泪、超过6-8小时无小便、口唇极度干燥;呕吐物或大便中带血;持续高烧超过24小时。

  专家强调,面对诺如病毒,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保持镇静、实施科学的家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病程的关键。(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