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海南新闻10月24日电(郭海燕) 海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航天数字化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24日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举行。该基地将推动社会科学与航天科技科普深度融合,拓展“航天+社科+教育”多维发展格局。
仪式上,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张君玉表示,“航天数字化科普教育基地”是海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与航天科技、数字化传播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动能和智力支持。她希望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继续发挥多语种、国际化优势,把航天精神、科学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航天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学彬在致辞中说,学校将以数字化和多语种为核心,通过“产教融--专业建--社会服--国际传播”的链式协同,构建“航天+外语+数字科普”育人矩阵,形成面向青少年、社会公众和国际传播的三维科普体系。同时,该校将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一是建设多语种航天科普资源库,形成中、英、俄、法等多语言解说体系;二是打造沉浸式航天体验中心,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科普矩阵;三是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开展国际航天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肖琳在讲话中表示,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科研、教育、文化资源,支持基地建设成为集“科普教育、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于一体的高质量平台。未来,文昌航天城将携手高校与科研机构,讲好中国航天故事,传播新时代的科学信仰与创新力量。
据悉,未来三年,航天数字化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完善数字内容体系,推动“航天+外语+教育”协同发展。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联合主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