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子豪
“‘首单’落地至今,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政策红利。”10月26日,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博鳌超级医院器械采购负责人冯家龙说。该医院已熟练运用“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截至今年9月,申报进口的“零关税”药械已达9个品种,累计减少患者住院耗材成本费用1297万元。
“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继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后,第四项落地实施的“零关税”政策。即封关运作前,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已在我国批准注册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或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获得我国批准注册,但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先行区内进口使用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去年12月31日“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首单”落地。10个月以来,在各部门协同推动下,乐城先行区内已有16家企业通过享惠主体资质审核。截至10月14日,“零关税”药械进口货值超3亿元,累计减免税款3925万元——这项为乐城先行区量身打造的税收优惠政策,正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以及让患者及医疗机构近悦远来的强大“磁吸力”。
从“首单”到“多单”,制度集成创新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备案审批时间从平均5个工作日可压缩至1个工作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介绍,依托乐城区块链追溯系统,产品信息可直接同步导入申报平台,海关与医院数据实现“一键匹配”。“我们将节省下来的经费重点投入高精尖设备引进,目前已配备多台高端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神经脑科学、耳鼻喉科的诊疗体系,为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奠定基础。”黄培坚说。
眼下,乐城先行区正通过政策落地、生态构建、产业升级的全链条推进,推动政策红利向发展动能高效转化。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522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累计惠及患者18万余人次。同时,已有21个药械产品通过乐城通道加快在中国上市,3个产品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辅助支持医保准入试点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自贸港封关运作是“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升级的重要契机。乐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乐城先行区将围绕“扩围、提质、联动”三个关键词展开行动——在“扩围”上,结合封关后的税制安排,细化药械免税目录,并探索与跨境医疗服务、远程诊疗等新业态的结合;在“提质”上,深化与海关的协同联动,实现药械快速通关,降低市场经营主体成本;在“联动”上,推动“零关税”政策与乐城真实世界研究、国际医疗旅游等优势资源深度融合,鼓励跨国药械企业在乐城设立区域研发中心和展示窗口。
(本报博鳌10月2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