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0月28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邵长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10月28日召开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政策直通车”(第一期)上获悉,截至目前,已有69家央企与海南省政府建立目标化、项目化的务实战略合作关系,合作主体基本涵盖世界500强的央企,合作领域全面覆盖海南“4+3+3”现代产业体系。
自2020年实施“百家央企进海南”行动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下,各央企积极响应号召,加快在海南的战略布局,为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海南自贸港也已成为央企投资的重点区域与发展“蓝海”。央企在海南的投资规模、经营效益等多项核心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
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政策直通车”(第一期)由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省国资委联合主办,重点针对在琼中央企业介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展情况及企业“政策直通车”工作机制,宣传介绍封关政策出台实施及成效。
企业“政策直通车”,顾名思义,重点在政策,关键是直通。构建该机制主要是“定向通报、定题解读、定期推送、定人联络、定点交互”,目的是在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阶段,加强对企业的自贸港核心政策供给。
省委深改办负责人表示,定向通报是解决“对谁说”的问题,该办会同相关部门,分类别研究建立了央企(国企)、民企、外企企业联系数据库,确保通报覆盖全面性和准确性。
定题解读是解决“说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企业关注点,将围绕自贸港建设及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特定主题进行定题通报和解读;通报海南自贸港建设及封关运作最新进展。
定期推送是解决“何时说”的问题,将建立频率相对固定的通报机制,重大政策出台或重要工作取得突破进展的第一时间,通过海政通、电子邮件等方式,24小时内对有关市场主体进行点对点直达速递。
定人联络是解决“找谁问”的问题,我省将建立“政府-企业”之间稳定的联络渠道,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鼓励企业设立“政策联络员”,负责对政策通报内容的接收、内部传达和问题收集反馈,形成点对点的稳定沟通网络。
定点交互是解决“有回应”的问题,目的是形成政企良性互动,将在海南官方宣传平台开设企业声音“回音壁”专栏,定点收集企业对于自贸港建设的诉求建议并分类跟进;对于当下可解决的诉求建议,第一时间转职能部门办理;对于需要研究突破的诉求建议,将纳入自贸港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积极谋划。
会上,省委深改办负责人向央企代表通报了全岛封关运作最新进展,指出目前封关任务整体推进顺利,封关硬件设施设备全面建成,封关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压力测试持续推进,聚焦“零关税”、加工增值、放宽贸易管制等3大类场景测试演练已完成3轮,“二线口岸”试运行已启动,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省国资委介绍在琼央企投资发展情况,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委人才发展局、省委金融办、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分别就在琼央企关注的重点政策进行现场解答。
20家在琼央企负责人代表参加活动,他们纷纷表示,海南自贸港企业“政策直通车”形式新颖,直触企业最关心的海南自贸港政策,在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的关键时期,举办此活动,让企业感受到了海南对企业的尊重和重视,更坚定了企业在琼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