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文昌:三十年“医路”奋进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年11月16日 13:37 来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三十年风雨兼程,文昌市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福祉。特别是近年来,文昌市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文昌市庆龄妇幼保健院内,前来进行产检的孕妈妈络绎不绝,有序地在等候区排队。自新院落成启用以来,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让文昌市妇幼保健院的就医体验大幅度提升,赢得了广泛好评。

  文昌市民符女士说:“新院投入使用后,我们来这边就诊觉得就医环境越来越好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随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实施,社会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文昌市卫健委积极响应群众诉求,创新工作思路,采用“以奖代补”的激励方式,广泛动员社会机构、用人单位以及公办幼儿园等多方力量,踊跃投身于0-3岁幼儿托育服务建设工作。

  文昌市卫健委将“0-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数字疗法干预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成功筛选并干预了符合条件的70名儿童……一项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落地生根,切实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精准有力的破题之策,以务实行动筑牢了民生保障的坚实根基。

  文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王成发说:“文昌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关注一老一幼、筑牢人体免疫屏障、加强医疗应急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发力落实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受益非常明显。比如近几年,我们开展了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增加婴幼儿托育托位数量、为村卫生室配备AED等多项民生实事项目。”

  近年来,文昌市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省内外多家知名医院通过托管、技术帮扶、结成医联体等方式,助力市级医疗机构提升管理与专科能力。此外,为全方位夯实基层医疗根基,还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王成发说:“文昌市医疗体系正在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战略转型。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通过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014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托管文昌市人民医院,2023年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持技术帮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也对市中医院进行技术帮扶,广东省妇幼保健对市妇幼保健院结成医联体单位,这些都提升了我们市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专科能力建设。”

  三十年砥砺奋进,文昌医疗卫生事业收获了累累硕果。回首过往,同济文昌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凭借精湛的医术与优质的服务,成为区域医疗领域的标杆典范。文昌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也以全新的面貌、先进的设施正式投入使用,全方位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在推动医疗服务均衡发展的道路上,文昌市同样不遗余力。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葫芦村等乡村精心配备5G健康一体机,借助5G网络的高速传输能力,搭建起了一条连接村民与优质医疗资源的“高速通道”。“互联网+医疗”模式也随之在文昌广泛推广,打破了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让便民服务真正触手可及。

  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助力文昌市成功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医疗保障网络,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无缝全覆盖,为全民健康福祉筑牢了坚不可摧的防线。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文昌市将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牢记健康使命,持续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全力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冯静雯 林明冠 陈显卿

  来源: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