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海南经验亮相中国智能交通大会
2025年11月20日 08:47 来源:海南日报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通讯员 钟芳瑞

  11月19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前来参加2025第二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开幕式的嘉宾络绎不绝,入口醒目位置处,一座充满海岛特色的智能交通展馆引人驻足观看。

  “一拨接着一拨的嘉宾来参观,大家格外看好海南自贸港,寻找交通行业机遇。”站在展馆入口,海南交通集团工作人员陈必云迎接各方宾客,耐心细致地讲解海南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广阔前景。

  这是由海南交通集团设立的海南智慧交通发展展示馆,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立体展示海南重点交通路网布局、环岛旅游公路和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建设成果、全省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海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成果展示区、海南低空经济+交通应用示范场景等,成为嘉宾深入了解海南交通行业发展的一扇窗口。

  看“家底”,交通织网成势,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全面成型——

  公路网络优化升级,山海、万洋等8条高速公路及“两环”旅游公路相继通车,构建起独具自贸港特色的“五环”交通主干网络。历史性实现“县县通高速”和具备条件自然村通硬化路。

  水路设施提质增效,洋浦、海口等主要港口总体规划获批,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改扩建等关键工程稳步推进,“四方五港”格局日益完善。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74条,初步构建起“兼顾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国际航运网络。

  民航发展持续向好,建成4个民用运输机场,美兰、凤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2000万人次。执飞境外航线扩展成效显著,第五航权政策落地运营。

  看“新意”,向数图强,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

  会上,海南重点展示“数字交通岛”建设的最新成果。

  数字赋能监管,在交通领域率先开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压力测试,推进“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监管系统迭代,升级完善“二线口岸”出岛货物物流监管平台,实现“人、车、货、船”全要素数字化监管;“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和开放测试道路达1230公里。

  数字赋能制度,助力“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国际船舶完成境内建造增值税退税、进口船舶免税、保税油加注等优惠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看“机遇”, 海南加快打造全球智能交通企业发展高地——

  即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南自贸港,能为智能交通行业带来哪些发展利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发展,2025年4月,海南成功入选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智慧交通在海南拥有广阔前景。

  海南将依托“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重点发展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智能路网和智慧民航,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及应用,打造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智能交通示范带。

  “从‘赶路’到‘享受路’,人工智能重塑未来交通图景。”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必栋专程参加这场大会,带来自主研发的交通大模型,计划深化与海南交通行业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据了解,海南还将探索智能交通装备的“零关税”进口、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管理、国际人才的执业便利等政策创新。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研制等产业链,实施全链条税费优惠,在生产环节实现原辅料“零关税”进口,让海南成为全球智能交通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目的地。

  (本报海口11月19日讯)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