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琼山区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火速集结,尽锐出战,吹响抗疫“集结号”,以血肉之躯“严防死守”,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展现琼山人“合金般”的凝聚力、“强劲般”的组织力、“光速般”的执行力。
“疫”声令下,火速集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31日晚,海口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第3例)。琼山区凤翔街道、各社区全体干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奔赴防疫第一线。
当晚,在确诊病例居住小区迅速拉起警戒线、贴上告示标,流调溯源、居民安抚、终末消毒等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现场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封管控,并对小区内居民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封控53户,139人;管控169户,456人。
坚守“疫”线,铁的担当
为了阻断疫情传播,琼山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进行部署安排,凤翔街道迅速启动“平战转化”机制,自4月3日起,实施四轮局部区域核酸检测,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汇聚成核酸检测硬核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他们或在连夜分拣筹配物资,或在抓紧布置场地,或在现场引导、扫码登记、秩序维护、物资运送、人员排查、居家服务……无不有着他们身披“红甲”的身影。
4月1日,海口市发出《管控区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地转为志愿者》通告,龙瀛康居小区内张泰旭、张理玉等12名居民就地转为志愿者。“列为管控区后,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楼栋长,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收集了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志愿者张泰旭说到。“当了解到龙瀛康居小区7栋王女士,每周都在省人民医院做2次透析,根据王女士的就医时间,及时联系琼山区卫健委、迈瀛社区,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点对点的将其送至省人民医院,接回小区。”
“疫”线大白,并肩作战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您好,请配合体温测量”“您好,保持2米安全距离”……核酸检测现场,身穿白色战袍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耐心的引导着前来核酸采样的群众。他们是讲台上的人民教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化作“白衣”天使前来支援;他们既能教书育人,也能披上白战袍,冲在最前线,共同守护我们热爱的城市。
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谱写了新时代人民教师担当,给孩子做好榜样,为城市撑起“防护伞”。4月3日至4月8日,凤翔街道开展局部区域核酸检测,共有5017人次人民教师队伍下沉社区,投入防疫工作。
兄弟合力,同心“战”疫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冲!”区级各职能单位、兄弟乡镇队伍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火速集结,实行“点长”责任制,分批次下沉至凤翔街道113个点位中,充实一线防控力量。按照分组包片,引导居民保持2米安全距离、登记受检群众信息、现场答疑释惑……大家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他们的风采在“战”疫的号角中飞扬。
在兄弟单位的助力下,高效完成了第1轮局部区域核酸采样72440人;第2轮局部区域核酸采样84931人;第3轮局部区域核酸采样96897人;第4轮全员核酸采样183035人;配合教育系统核酸采样28725人。
服务保障,暖心贴心
为保障凤翔街道2个封控区412户,2个管控区2200户居民基本的生活物资,按照“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居家生活封控要求,凤翔街道迅速启动群众生活物资保供应急响应机制,组建服务保障工作专班,提供12家生鲜配送企业的联系方式和下单方式,让群众在线上点单。
“我们出不了门,购买的生活必需品没法拿到怎么办呀?”“家里有老人小孩,生病了你们该如何解决呢?”“生活垃圾我们要怎么处理呀?”……面对封管控小区内居民的疑问,凤翔街道尽显奇招、快速解决。例如组建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社区志愿服务队,负责运送群众线上点单的生活物资;开通24小时在线电话,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对涉疫垃圾,严格按规范要求,专业处置、日产日清;发挥社区网格化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及时为群众提供健康宣传、心理疏导、卫生保洁等暖心服务。
“您好,我女儿不小心摔伤了,急需去医院拍片救治。”4月2日上午11点,在聚龙阁封控区居住的陈女士着急地向迈瀛社区网格员王丽丽反映她的诉求,想尽快将孩子送到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就医。
接到电话后,社区网格员王丽丽立即上报琼山区指挥部就医组,紧急联系120转运车辆,并按照要求填写完转诊单后,点对点送到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