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当前,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随之激增。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口积极营造识才、爱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将其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月11日,海口市举行“潮起海之南,逐梦新药谷”海口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签约专场活动。活动现场面向全球发布海口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岗位1510个,最高年薪达300万元,通过汇聚各方英才为海口市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英才荟萃 创新活力奔涌
数据显示,2021年海口生物医药行业规模376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总产值235亿元,生物医药流通企业营业收入141亿元。由此可见,海口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海口工业行业增长最快、产出效益最高、经济指标占比最大的产业。
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海口对于扩大科技创新人才“朋友圈”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借此契机,海口此次共发布了1510个岗位,最高年薪可达300万元,博士及以上学历106个,硕士及以上学历130个,本科及以上学历727个;研发岗位209个,高级管理岗位122个,检验检测岗位262个,工程技术岗位21个,覆盖了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到流通销售的全部环节,且不乏年薪在50万元—300万元,且针对生物医药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岗位。
海口紧扣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精准引才,突出引才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匹配性,为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契机,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现有员工近300人,拥有高级管理人才和核心研发人才56名。海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安居、交通出行等专项服务,为企业引才、留才、聚才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争光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带来了30个岗位,其中10个是研发岗位。
揽贤安才 人才效应凸显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为更好地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海口市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工作改革,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加快优质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集聚。围绕高新技术发展需要,探索实施园区特有激励措施,设立规模近千万的高企奖励资金,着力打造政策洼地。
如何做好服务人才这“后半篇”文章?为此,海口积极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壁垒,通过在椰城市民云APP开设人才服务板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提供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子女入学、外国专家入境、人才招引等专业服务;同时,不断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力度,精心营造助力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构建安家补助、兴建人才公寓、实行税收减免等多维度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也迅速建立。
“本次我们拿出了200多个岗位需求,涵盖研发、检测、生产等岗位,最高年薪300万元。我们真诚地向全球各方人才发出邀请。”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表示,不断发展壮大中的企业对医药研发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生物医药产业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培育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此次面向全球诚招生物医药产业急需人才,是海口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举措。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149家,77家企业产值或营收过亿,医药相关专业研究机构107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29个,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完整链条,成为海南自贸港的创新极核和动力源。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利用“海口药谷”产业承载优势,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将“海口药谷”打造成以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药物安全性评估和动物实验、国际新药械转移引进为核心的产业和人才高地。
人才综合保障政策
1.人才引进
(1)吸引高端人才
(2)设立专项创业扶持基金
(3)提供科技人才奖励
(4)提供人才团队奖励
(5)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补贴
(6)放开人才落户限制
2.医疗保障
(1)引进优质医疗机构
(2)享受就医绿色通道
(3)提供商业医疗保险
3.教育保障
(1)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享受高考倾斜政策
4.住房政策
(1)提供购房便利条件
(2)提供高层次人才住房福利
(3)提供住房补贴
扫码看相关企业招聘信息和 人才优待政策
海口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发布
岗位需求:1510个,最高年薪达300万元。
按企业分:上市企业4家;制药企业57家;医疗器械7家;其他企业10家。
按年薪分:100万元以上占比4%;50-100万元占比5%;20-50万元占比3%;10万元以上占比63%。
按学历分:博士137人;研究生及本科705人;其他学历668人。
按岗位分:研发岗位409人;管理岗位322人;检验检测岗位226人;其他岗位553人。
作者:马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