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有“一里出三贤”的美誉。文人雅士遗风,革命先烈事迹,汇聚成特色教材,滋养代代青年品格。
新时代,新征程。琼山区教育局坚持党对全区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以党建带团建,强化关爱,激发学生红色信仰,引导他们奋发图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撰稿 肖卫香
党建引领 扩大青年学生格局
近年来,琼山区教育局党组创新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团建,扎实做好基层团组织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
在该区的基层团组织活动中,共青团海口市琼山府城中学委员会规范团前教育、入团仪式。对入团积极分子以“主题团课+教师评价+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员知识考核”的方式进行入团前的培训和考核。对于普通团员,则通过定期的团课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在实践中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该校团委结合团员学习相关数据,定期对每位团员作出总结和考察,提升团员队伍的先进性。该校团委还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把日常的工作制度化,让每一位团员都确立行动目标。各支部定期开展团支部组织生活会,要求团员青年进行网上《网上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学习,每周答题率需达100%,引导广大团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及时了解国家时事政策,结合校园中心工作着重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实践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共青团海口市琼山第二中学委员会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思想教育,立足青年学生终身发展,通过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光荣啊!共青团”等主题团课学习活动,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等及时传达给团员,激发广大团员爱党、爱国的情感,坚定学生跟党走的信念。
琼山区教育局还着力挖掘红色资源,依托“云龙改编”旧址等革命旧址开展“红志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勉励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海口市琼山东门第一小学学生在练习武术操。康登淋 摄
强化关爱 守护留守儿童成长
琼山区教育局坚持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助力、播种希望。
该局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对校园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饮食安全、校车安全、危化品安全等管理趋于规范化,安全排查巡查常态化,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该局突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全面推进校车使用许可审批,严禁使用非法校车接送学生;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对校车道路安全运行进行明查暗访,对影响校车安全的重大隐患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校车安全运行。该局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档案,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与此同时,琼山区教育局针对该区留守儿童现象,强化实施关爱措施。
琼山区甲子镇新民小学是该区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周边33个村庄,很多年轻父母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成为新民小学一个特殊的群体。针对这一情况,新民小学于2004年成立了“儿童之家”。这也是海口市首个“儿童之家”。在琼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琼山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新民小学“儿童之家”坚持与时俱进,邀请村镇干部参与留守儿童摸底建档,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心理咨询室、美术室、音乐室、劳技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建立关爱制度,老师以认领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设立亲情电话供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父母通话;依靠社会力量,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到校开展心理疏导;琼山区教育局等单位也经常进校开展献爱心捐助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专兼相结合,邀请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季淑华进校交流教育经验,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和心理咨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新民小学留守儿童孩子们乐观向上,综合素质测评在全区乡村学校排名靠前,新民小学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海南省留守儿童之家”“海口市留守儿童之家”等称号,其关爱留守学生的举措得到省、市、区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深挖特色 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在办学过程中,琼山区教育局深挖特色,将党史、团史学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师生参观海瑞故居、讲述红色故事、学习“尚贤”文化等,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模式,推动各校团组织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据统计,2019年,共青团海口市府城中学委员会获得“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20年,该校2017级01班团支部获得“琼山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21年,该校团委获得“海口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21年,该校2019级第一团支部获得“琼山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在琼山区第二中学,九(9)班团支部书记李楠获得“琼山区2020年度优秀团干”称号,九(1)班韩旭元、吴思转被评为“琼山区2020年度优秀团员”。
2022年,海口市启动“清廉文化进校园”活动后,琼山教育系统的特色思政教育有了新举措。根据琼山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纷纷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清廉教育。日前,各学校师生签订清廉文化进校园承诺书,学校面向学生家长发布倡议书。其中,海口市大坡中学在给学生的倡议书中提到,希望学生从小树立清正廉洁的理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传承好家风,争做好孩子”活动和“培育好学生,争做好学生”活动,把清廉、诚信、俭朴等优良品德的养成贯穿于学习之中;琼山东门第一小学则将“一里三贤”故事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尚贤”风气,培养学生清廉品格;琼山椰博小学引导学生说清廉故事、写清廉文章、唱清廉歌曲、读清廉书籍和画清廉美图,实现清廉教育“从娃娃抓起”。
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琼山教育系统多措并举,通过优化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为学生减轻负担,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刺绣课程、舞龙舞狮、书法等课程令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区教育也是琼山区教育局的特色成果之一。2021年11月,海口市琼山区社区教育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以来,113所社区教育学校陆续揭牌,将社区教育送到群众家门口。“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该区教育局倡导社区教育与“双减”有效结合,孩子们课余时间可到社区学校学才艺。
琼山区教育党组书记、局长何晓涛表示,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是给建团100周年最好的献礼,琼山区教育局将不断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政策,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继续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追寻信仰之光,勇担青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