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题—正文
【国际日报】海外华媒中国行 走进海南自贸港(系列报道二)
2023年08月24日 09:15  来源:中新网海南

 


  原文:

  国际日报 | 海外华媒中国行 走进海南自贸港(系列报道二)

  国际日报 南洋报童 2023-08-23 19:01 发表于印度尼西亚

  文昌航天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海外华媒代表在海口市“海南史志馆”参观

  【本报讯】“截至2023年6月,园区的营业收入、税收收入、固定投资分别是去年同期的3.29倍、2.79倍、2.8倍。”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宣传主管朴希鹏8月20日向到访的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介绍说,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效应初显,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

  8月20日,2023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走进海南文昌,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来到文昌国际航天城参访。

  “目前,园区与一批航天系统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十多个院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实质性落地。”朴希鹏说,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海南分院项目力争今年第三季度开工;中国华腾海南区域总部基地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和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将于今年年内投入使用;火箭装配厂房将于年底竣工。

  记者在文昌国际航天城看到,众多项目正在火热建设当中。在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设现场,多个发射工位同时开建,其中一号发射工位的建设已进入尾声。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副部长李志刚介绍,该发射工位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软硬件建设,计划2024年6月完成首发任务。

  朴希鹏说,文昌国际航天城还与国家航天局合作设立了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打造中国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的主渠道和国际重要的卫星数据与应用服务集散地;成立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完善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产业创新发展生态;设立西北工业大学文昌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卫星研制、运营、服务及相关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孵化产业增长点。

  “园区将对标世界先进的航天城,推进编制文昌国际航天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朴希鹏说,在空间布局上,推进文昌城市从传统的城市沿高速、国道发展转变为抱湾向海发展、组团式发展,构建“一城五区”的“港产城园”融合布局结构。

  加拿大轻松传媒集团副总裁高俊峰表示,海南发展商业航天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信文昌国际航天城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023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海南省侨务办公室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承办。

  海南保亭万人嬉水欢乐过“七夕” 

  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苗延红宣布嬉水活动开幕

  【本报讯】水枪、水瓢、水盆纷纷舞动,水花四处飞溅。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成千上万人聚集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广场嬉水狂欢,共度2023年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

  据了解,嬉水节是海南保亭的黎族、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盛大的民间传统节庆,起源于黎苗民间祭水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保亭无论男女老少,不论相识与否,都拿起各式各样的水盆或水枪,相互泼水嬉戏,传递祝福。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嬉水节按下“暂停键”。“三年来,全县人民翘首以盼,各地游客拭目以待。今天,嬉水节盛大‘回归’,重新出发。”保亭县委书记穆克瑞在嬉水节开幕式上介绍,今年嬉水节将传统与时尚融合,精心安排了“千人舞·百桌宴”“七仙汇”嗨潮集市、黎族医药展演(体验)、取圣水、雨林泼水电音节、欢乐大巡游、嬉水狂欢、“点亮夜保亭”嬉水演艺嘉年华等系列活动。

  嬉水狂欢是嬉水节最重头的活动。“七夕”当天,十里八乡的当地民众、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拿着水枪、水瓢、水盆等各式嬉水器具,一大早就汇集在七仙广场。广场的舞台上,一场祭祀之舞过后,黎族娘母、长老依次出场。在长老的带领下,七位“仙女”迎接“圣水”,并将“圣水”洒向现场观众,预示着嬉水狂欢的正式开启。

  万人参与的保亭县嬉水节热闹的现场

  广场上的人们不约而同拿起手中的各式器具,相互泼洒“圣水”以示祝愿。在现场,持水枪者寻找精准目标,持水盆者占据水源舀水四面抛洒,更有甚者买来肩背式喷雾机,走一路喷洒一路。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现场打起激烈"水仗",即便全身湿透也乐在其中。

  “从头湿到脚,真是痛快淋漓。”来自海口的游客彭先生说,上午在广场上跳了一回舞、泼了一回水,玩得很开心,不虚“七夕”保亭之行。

  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自2000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今年是第20届,已成为挖掘、弘扬黎苗族文化的重要节庆活动,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最具人气民间节会”。

  今年嬉水节的举办时间从一天延长到三天,除设置主会场活动以外,还在保亭县内的各大景区、五指山红峡谷文化旅游区设分会场,将欢乐扩散到更多地方。

  参加2023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的14国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22日也来到保亭现场体验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欢乐时刻。“来到保亭现场感受嬉水节万人狂欢,给人的感觉太震撼了。”

  美国维加斯新闻报副社长韦元龙说,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一方面充分展现了黎族苗族的传统特色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向世界展示了一幅海南各民族团结进步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画卷。

  特色“长桌宴” 展现海南保亭特色民族风情

  嬉水节“千人舞·长桌宴”现场

  【本报讯】8月21日晚,2023年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千人舞·长桌宴”活动在保亭民族风情街举行,吸引近千名游客参与,品尝当地美食,感受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保亭黎族苗族同胞的传统习俗中,长桌宴是其最高级别的宴席。每逢重要的节日及重要活动,黎族苗族同胞都会摆出长桌宴,欢歌美酒招待远方的客人。

  当晚的长桌宴上,本地五脚猪、烤什玲鸡、香炸小河虾、黎家野菜等特色美食一一呈现在游客面前,让人垂涎欲滴。这些美食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更让游客们品尝到了黎族苗族同胞的热情和用心。

  除了美食,游客们还欣赏了精彩的黎苗风情民俗文艺表演。竹竿舞、民族特色乐器演奏等表演项目让人们领略到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与魅力。

  现场,黎族苗族同胞们根据竹竿碰击声,灵动地演绎出竹竿舞,不少市民游客也参与互动,欢跳竹竿舞。与此同时,由叮咚、牛角胡、独木琴、唎咧、鼻萧、灼笆、牛角鼎、椰乌等黎族器乐合奏的乐曲更是余音绕梁,让人们陶醉其中。

  “千人舞·长桌宴”活动不仅让游客们品尝到了美食,更让他们深入了解黎族苗族的文化和习俗,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海南万宁的多样风情:

  咖啡传承侨味 冲浪引领时尚

  华媒代表在兴隆咖啡体验馆参观并品尝咖啡

  【本报讯】“我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轻松愉悦的感觉了!”在万宁兴隆咖啡·正大产业园的咖啡体验馆中,来自菲律宾《世界日报》的记者王利民,一边品尝着地道的万宁兴隆咖啡,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享受一段惬意时光。

  参加2023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近日走进海南万宁,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士体验侨乡万宁的独特风情。

  兴隆咖啡·正大产业园咖啡体验馆处处飘散着咖啡香气,挑动来人的味蕾。“兴隆人一天要喝3杯咖啡。”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孟军介绍说,兴隆人爱喝咖啡,源于兴隆咖啡浓浓的“侨味”。

  王孟军介绍说,20世纪50年代,兴隆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1万多人。归国华侨除了咖啡种子和种植技术,华侨们也将喝咖啡的传统、制作和冲泡咖啡的手艺带回了兴隆。久而久之,咖啡文化深入市井,与当地习俗相融。

  1952年兴隆集体农庄成立,其中的"综合农副产品加工作坊"开始种植咖啡,厂址位于太阳河西岸,这是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的前身,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咖啡厂。兴隆咖啡风味传承至今,并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咖啡体验馆里,还有书香。在咖啡体验馆的“悦享书香时光”阶梯书吧,有人捧着书本静静阅读的场景让日本留学生新闻报副总编龙丽华印象深刻。“这种书吧文化与咖啡文化的结合,营造出闲适安逸的氛围,让人感到愉悦放松。”她说。

  让龙丽华深刻印象的,还有正在万宁日月湾兴起的冲浪运时尚。“日本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有非常多冲浪爱好者,但日本冲浪点位的季节性更强,且对冲浪者的技术要求更高。”龙丽华说,日月湾拥有碧海蓝天、水清沙白的热带美景,还有优越的冲浪资源禀赋,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冲浪者的游玩需求,这是吸引世界冲浪爱好者前来海南旅游的优势之一。

  尽管记者到访万宁日月湾时天气炎热,但海上脚踏冲浪板在海风中畅意驰骋的冲浪人、在岸边跟随教练学习冲浪技术的人比比皆是。

  “日月湾的浪高和浪长非常适合冲浪运动。”万宁市体育运动中心负责人陈德云说,优质的海浪资源使日月湾成为知名的冲浪基地,2017年9月,中国冲浪国家队培训基地正式落户万宁,国家冲浪队和多个省级专业冲浪队伍也常驻万宁训练。

  由冲浪运动带动起来体育旅游市场繁荣,为日月湾带来了一股新的“时尚味”。日月湾和周边区域,不仅有数十家冲浪俱乐部,还有各式各样的酒吧、餐馆、特色民宿,众多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在湾区徜徉期间,享受幸福时光。

  陈德云告诉记者,日月湾还经常举办国际级和全国级的冲浪赛事活动,以及一些年轻人喜爱的音乐会等时尚活动,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胜地。

  “走进海南自贸港”专版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