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非机动车违停占道现象是提升治理城市秩序的顽疾之一。停放非机动车看似小事,却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有些市民为了图省事少走几步路,把车停在视线范围内,还有的市民为了方便给电动车充电,把车停在靠近沿街店铺门口的地方,甚至占据盲道、机动车道、消防通道,不但影响通行,而且还影响市容市貌和街面秩序。
□文 曾楚媛 图 李鑫
整治路面乱象
“路不好走,到处都停放着自行车和电动车。”“车都倒在地上。”市民们纷纷表示无奈。对此,6月6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市容秩序行政执法大队(下称市容大队)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呼声,精准出击,持续开展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行动,对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盲道等乱停放现象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容交通秩序。
执法队员巡查至凤翔东路一家便利店时发现,几辆电动车和共享单车歪歪扭扭地停放在店门前,不远处就有电动车停放划线区。
“我们作为商家有责任和义务要求客人将电动车停放在规定区域,以后要做好相关劝导工作。”市容大队旅游组组长符式深耐心地对商家说道。
执法队员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交通意识,做到规范停放电动车;同时督促沿街商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劝导进店顾客按规定停放非机动车辆,打造全民支持、参与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良好氛围。
看到车辆整齐停放,现场有序管理,一些市民也自觉将电动车和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多个点位淤积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聚焦小区违停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关于电动车停放的安全隐患问题,让不少市民隐隐担忧。为有效化解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6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龙华分局大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下称大同中队)聚焦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重点问题,结合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强化管执联动,聚合力、出实招,不断提高辖区安全水平。
此次行动重点整治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行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自建房、小区、沿街门店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大同中队副队长周亚强介绍。
在龙华区龙华雅苑小区,执法队员发现小区单元楼出口规划有电动车停放线,但仍有部分电动车停放在禁止停放区域。执法队员随即找到小区物业,要求物业联系车主,将电动车移至停放点。
执法队员表示,目前还是以安全宣传和普法为主,希望尽可能防范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而造成的火灾风险隐患。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并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
擦亮文明底色
“执法队员清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后,这条路都宽敞多了。”执法队员得到市民的连连点赞。
聚焦住宅小区、沿街商户、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执法队员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走街入户,边执法、边清理、边整治、边宣传。为居民解答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相关知识,要求物业张贴《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通告》,介绍通告要点、常见的违规行为及法律责任等,让更多居民了解和掌握非机动车安全知识。
各分局采取“常态化管理+错时执法”的方式,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加大整治力度和巡查力度,不定期开展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劝导教育、现场处罚、拖移车辆等多种方式,提高市民规范停车意识,保障文明有序停放非机动车。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有序的道路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步,各分局将对城区乱停乱放、无序停放的非机动车辆从严管理、从严整治,常态化保持高压态势,全力营造通畅有序的市容环境。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文明出行、有序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