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题—正文
分享到:
澄迈:税惠政策赋能添力,助力企业创新提速
2025年09月16日 16:31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澄迈县税务局

  在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澄迈县税务局立足海南生态软件园产业特色,通过“政策红利+合规经营”双轮驱动,充分引导企业享受及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能,助力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让企业敢于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真正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从“等资金”到“抢时间”,为新业态企业减负提速

  走进老城某信息技术公司的研发中心,屏幕上跳动的算法模型正实时优化着互联网安防系统的决策逻辑。作为一家深耕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这里的每一次代码迭代、每一次模型训练,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

  “过去一年,我们在系统开发升级和多场景适配项目上投入近3300万元,说心里没压力是假的。”公司总经办海南负责人娄经理坦言,研发投入就像“无底洞”,一边是技术突破的迫切需求,一边是资金链的紧绷。直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及时雨”落下,直接为企业减免约税款400多万元,这笔“省下的钱”立刻变成了创新的“燃料”。娄铁林还表示,正是有了资金扶持的底气,公司便敢把研发周期缩短,同时还根据研发项目组的要求扩招了一批优秀的算法工程师。

  谈及该项政策,企业财务经理感叹道:“原以为要跑断腿,没想到只需要线上进行申报享受,线下针对研发项目立项书、研发费用辅助账等资料留存备查,即可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大礼包。平日里税务部门还派专人对接,帮我们梳理可加计扣除的费用明细,连研发人员的差旅费分摊都算得明明白白,切实帮助我们企业科学、合理地对相关成本费用进行归集。”

  从“负重行”到“快步跑”,成传统工厂转型底气

  在欣龙无纺的生产车间,智能机器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着每条生产线的能耗数据。谁能想到,这家有着20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曾因数字化转型及产品改良升级的高额投入而举棋不定。

  “转型前,我们的生产线还是‘半人工’模式,产品合格率总是达不到预期,产品规格和质量如果无法继续提升,那便跟不上市场对于无纺布的需求。”税务会计王博拿出一组数据: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106万元,2023年101万元,2024年150万元,全部用于新型材料和产品的研发及升级改良。“当时每个月都在算‘生存账’,生怕研发投了钱,却看不到回报。”

  转机出现在2023年,凭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欣龙无纺直接获得了数十万元的税款减免,截至目前更是累计减免超百万元。“这些钱像给我们松了绑!”王经理说,企业用减免的税款直接向研发人员进行了奖励,以继续激发研发积极性及热情。如今税务部门的“政策宣讲会”走进了厂区,针对传统制造业的研发费用范围、摊销方式等进行专题解读。

  “现在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基本都维持在百万元以上了。”王经理望着车间里忙碌的智能设备,眼里有了新的憧憬,“未来,我们要锚定‘绿色节能高效生产线’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给的底气,让我们敢想以前不敢想的转型目标。”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勇气之门”——让中小企业敢于投身前沿技术研发,让传统企业有底气打破路径依赖,让每一分研发投入都能产生“1+1>2”的放大效应。当税收优惠转化为实验室里的新发现、生产线的新突破、市场上的新优势,这条“政策赋能—研发提速—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