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琼崖迎来“觉醒年代”
2021年07月12日 10:25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李康龙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中国大地掀起一阵巨大的浪潮,广大爱国进步青年登上政治舞台,把一腔青春热血融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洪流。

  消息跨越海峡,来到琼崖进步青年中间。当他们得知,北京大学文昌籍学生郭钦光,是五四运动中的第一个牺牲者,更是义愤填膺、群情激昂。一场追求真理与民主的学生运动拉开序幕,海南自此迎来了属于它的“觉醒年代”。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五四运动爆发,春雷激荡琼崖大地

  同全国各地一样,海南的五四运动也是以反帝爱国为基点,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说,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来,北京青年学生表现出的爱国热忱和正义行动,振奋着琼崖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心,长久以来蕴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

  “罢课示威、声援北京!”府城、海口地区的学生首先起来响应——1919年5月7日中午,琼崖中学、琼山中学、琼山师范学校、华美中学和匹瑾女子学校等学校的1600多名学生,在琼崖中学礼堂集会,商讨集会、罢课、游行示威、举办郭钦光追悼会等相关事宜。次日上午,游行的队伍就浩浩荡荡地穿过府城街道向海口前进。

  一路上,“拒绝和约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亡国的二十一条”等口号响彻云霄。学生们挥舞旗帜,向街头的民众发表演说,宣传革命道理,控诉军阀政府卖国罪行,号召民众投身爱国运动。赖永生说:“这次运动,更加有力地推动了琼崖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走向新高潮。”

  春雷激荡,在沉寂已久的琼崖大地上。10天后,来自琼崖各地的学生代表又一次聚集在琼崖中学,宣布成立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琼崖学联),大会选举琼崖中学学生钟衍林任学联会理事长,王文明、杨善集、陈垂斌、罗文淹等为常务理事,统一领导全琼学生运动,并接受全国学联领导。

  从此,琼崖学生运动成为全国学生运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惧孤悬海外,开辟思想传播途径

  100年前,通讯和交通并不发达,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如何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赖永生介绍,琼崖进步青年探索出了两条主要路径——

  通过创办报刊,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介绍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各地出版的一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报刊和图书,如《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中国》《马克思全书》《广东中华新报》《广东群报》和《共产党宣言》等,通过在各大城市读书的琼籍进步学生和侨居海外的华侨传到琼崖。

  与此同时,岛内进步青年也开始创办报纸杂志,《琼岛日报》《琼崖旬报》等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报刊和图书在琼崖应运而生;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求学的琼籍学生也分别创办《琼崖新青年》《新琼崖评论》《南语》等刊物,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唤醒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

 

《琼崖旬报》

 

《新琼崖评论》

  这些书刊的流传,对新文化、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赖永生说:“五四运动以报刊为阵地,向中外反动势力发起冲击的一大特点,在琼崖地区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创办学校、建立革命团体,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上半年,鲁易、罗汉、李实、徐成章、徐天柄等进步青年,在海口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琼崖分团,与琼崖学联领导和发动青年联合社会各界,开展了一场反对日本掠夺西沙群岛资源的斗争。

 

徐成章

  当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嘉积农工职业学校,该校的创办对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所1924年2月正式开办的新型革命学校,学生们既学专业又学政治和军事,既接受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又参加社会宣传活动,后来学校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楷模进行全面改进,成为了专门培养革命骨干的干部学校。

  学习期间,该校学生到各地协助开展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在理论学习和革命实践中成长成熟,大部分回到地方后都成了独当一面的革命骨干。

  开展工农运动,最大程度发动群众

  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以及琼崖进步青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为琼崖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建立在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早在1921年年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就派遣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先进知识分子来到琼崖,和琼崖的革命先进分子一起进行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

  这些共产党员的到来,为琼州大地点燃了星星之火。

  1921年底至1922年初,中共早期党员吴明(原名陈公培)受党中央委派,来琼筹建党组织、指导革命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乃至共青团创建历史上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吴明被派到琼崖工作,无疑表明了党中央将孤悬海外的琼崖,视为全国革命的一枚重要棋子。

  吴明来到琼崖后,迅速与中共早期党员毛孟屏,琼崖先进分子徐成章、徐天柄、王器民、王大鹏等取得了联系,一同把《琼崖旬报》等报刊及琼崖中学等学校作为阵地,在群众中间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

 

王器民

  1922年秋,经中央批准,王文明、徐成章、徐天柄、严凤仪、王器民、王大鹏等琼崖先进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批共产党员。他们的加入,增强了共产党组织在琼崖的活动力量。

  特别是1926年2月初,罗汉、王文明等人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在海口成立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琼崖特支)后,更是肩负起领导琼崖地区革命的重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创办并扩大发行当时流行的革命刊物,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同时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迅速建立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开展群众运动;不断加强党团建设,在全琼相继建立了一批党团基层组织。

  赖永生说,这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壮大了琼崖党组织的力量,为中共琼崖地委的建立打下了扎实基础。

  中共琼崖一大召开,琼崖革命有了主心骨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除了继续在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中开展工作外,王文明等琼崖早期共产党人还深入到工人中去,了解工人生活,开办工人夜校,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

  比如,鲁易、徐成章等人在海口发动并帮助工人,改组原海口工人互助社,建立新的琼崖总工会,吸引了店员工人、民船工人、鞋业工人等数百人参与其中;王大鹏等人在琼东县嘉积镇建立文化书局,李济川、李家光等人也在嘉积镇开办平民书店,经销马克思主义和其他进步书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宣传。

  与此同时,其他党员、团员也积极通过学联和青年互助社,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去,义务教工人、农民学文化,向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理论,组织群众开展破除封建迷信活动。

  在徐成章、王器民等人的帮助下,著名琼剧作家吴发凤组织改良琼剧社,并通过编演文明剧来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他编排的《大义灭亲》《秋瑾殉国》《破除旧礼教》《林格兰殉义》等剧目,全岛各地学生宣传队和剧团也经常演出,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和传唱,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在口口相传中得到进一步传播。

  “革命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当时的海南岛却还没有一个中心党组织。”赖永生说,直到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才填补了这一空白。

  根据史料,当年共有12人参加中共琼崖一大,包括11位代表和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会上,杨善集传达了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广东区委的指示,带领大家分析了全国和琼崖的革命形势,讨论了琼崖党组织的主要任务,通过了关于职工运动、农民运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琼崖革命从此有了主心骨。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说,会议选举王文明为地委书记,从之后的革命实践来看,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王文明不愧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领袖和主要创建人。”

  英雄出少年,学校是阵地

  中共琼崖一大参会人员的平均年龄仅26岁,最年轻的地委青年部长罗文淹当时年仅22岁,最年长的地委书记王文明当时也只有32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中当选琼崖地委委员的13名同志,有9名来自琼台师范学院前身琼崖中学或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分别是教师陈垂斌、罗文淹、罗汉、许侠夫,学生王文明、周逸、冯平、李爱春、陈德华。此外,包括杨善集以及为中共琼崖一大提供开会地点的“邱宅”主人邱秉衡,也都是琼台校友。

 

许侠夫

  琼台书院博物馆(青年学生党校)临时负责人杨艳红说,其实,1926年2月,琼崖特支成立之初,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就已经成为府城、海口一带培养青年党团员的核心阵地。吴明最早来到琼崖时,也以在该校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琼崖特支高度重视发展和吸收青年学生加入党团组织,派遣共产党员陈垂斌和罗文淹进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负责教学组织和思想道德工作,又派遣陈公仁、许侠夫、陈文晃、周汉光、吴亚农、云石天、洪钟等先后进入学校任教。

  1926年3月,中共六师党团支部成立,成为琼山县第一个党支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学生郑景琛、魏宗周、韩财元、李泮标、苏汉亭等被批准入党。到当年年底,该校党员和团员人数达到190多人,占全校学生的五分之二。

  杨艳红说,从响应五四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琼崖的传播、党团组织的创建、中共琼崖一大的召开,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琼台校友们以母校为起点,不仅在琼崖革命事业中立下不朽功勋,还在全国革命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举例,杨善集、王文明、冯平等创建了琼崖地方党政军组织;徐成章、徐天柄等参加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王海萍参加了南昌起义,领导了闽西暴动并参与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周士第在南昌起义、长征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开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谢飞作为唯一的琼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他们的精神指引琼台学子奋勇前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以笔为戈纸为戎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李康龙

  “十月革命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不过是一些重要的原则,至于应用的方法和策略,非就地去找不可!很呆板的搬来中国用,是一个笨仔,不是一个马列主义者!”

  1927年1月27日发行的《少年先锋》二卷十三期中,琼崖早期革命领导人杨善集所写的《寄旅俄革命同志的一封信》,言辞恳切不失锋芒,时隔近一个世纪,读来仍振聋发聩。

  如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所说,“五四运动以报刊为阵地,向中外反动势力发起冲击的一大特点,在琼崖地区展现得淋漓尽致。”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时,琼崖进步青年和早期革命活动家,在建立党团组织、铺开革命工作的同时,不忘以犀利的文笔,通过进步报刊和图书,传播着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

  这些充满激情的文字,穿越百年时光仍然闪耀思想的光辉。

  《寄旅俄革命同志的一封信》是杨善集针对有些同志迷恋苏联生活,不愿回国工作的现象而写的。信中,他鼓励有志青年站在实际工作中去学习列宁主义,并告诉大家:“世界上处处都布满了列宁主义的种子,有些已开放几朵鲜艳的好花。”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中共创建初期,在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和实践经验欠缺的条件下,一位27岁的青年能提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独到见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邢诒孔说。

  同一时期,徐成章和洪剑雄等琼崖早期共产党员,在广州创办了《新琼崖评论》。这份刊物是指导琼崖革命斗争的一份重要刊物,徐成章等人在其中刊发了大量的政治论文,系统总结琼崖斗争经验,指出今后斗争的方向。

  在最为后世称道的《敬告琼崖同志》一文中,徐成章写道:“应当拿出我们坚忍沉毅的全副精神,作伐木开山的先锋,除这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物,造成平坦康庄的大道。”短短几句,塑造了共产党人坚忍沉毅的光辉形象,燃起了琼崖民众对党组织的热情与拥护。

  徐成章还善于通过建立剧社、编写剧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琼剧来讲革命道理。颇具故事性的是,有一回,他带领剧社到基层演出时,与正在云龙高小读书的冯白驹相识并开始交往。正是在他的启蒙带动下,冯白驹开始注意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纷飞战火中接受磨砺和考验,最终成长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受徐成章等前辈的影响,冯白驹后来尽管忙于革命斗争,但也在革命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1930年7月10日,中共琼崖特委创办刊物《琼崖红旗》,时任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在第一期就发表了文章《琼崖群众对琼崖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应有的认识》。

  他在文中阐述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的斗争任务是:“进一步深入土地革命,发展苏维埃区域,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发展群众武装,以及联系到各种大小斗争,推广斗争范围,更有力地推进琼崖革命斗争向前开展”。

  邢诒孔说,冯白驹的文章号召力和感染力极强,对提高群众斗志、明确斗争方向起了重要作用,“时隔近百年,冯白驹等人所写的文章,读来依旧闪耀着思想光芒,令人思潮澎湃、倍受鼓舞,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早期琼崖革命家思想理论水平的高度。”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