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2月9日电(琼芬)2月8日下午,海口龙华区在新坡镇仁里村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龙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明,区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全区第一书记、市政府研究室、市地税局、区纪委、区住建局等派出单位代表,龙桥镇、龙泉镇、遵谭镇、新坡镇组织委员,建档立卡贫困村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等30多人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分别参观了仁台村党群活动中心、仁台革命历史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牢记初心和使命。
座谈会上李明做动员讲话,并详细传达了2月2日海口市委书记张琦在新坡镇仁里村调研扶贫工作的讲话精神,以及区委副书记、区长凌云同志就贯彻落实张琦书记讲话精神提出的具体要求。并要求参会人员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一定要原原本本进行学习,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好驻村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切实扛起建设“美好新龙华”的责任担当。
随后, 4位“第一书记”围绕驻村工作,谈了亲身感受、驻村体会和工作打算,详解介绍了抓党建、促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市地税局、区纪委等派出单位代表也围绕加强和改进“第一书记”驻村各项工作提出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前瞻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其他参会人员人积极踊跃发言,为抓实党建工作、破解脱贫难题等方面建言献策,营造出浓厚的交流研讨氛围,座谈会取得了预期效果。
李明常委代表区委对全区“第一书记”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第一书记的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2015年开展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了基层农村干部“先锋队”、“主心骨”和“排头兵”的作用,扎根基层、勇挑重担,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派出单位及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李明常委就围绕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强素质。深刻认识选派“第一书记”到农村任职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到“四心四带”,练就“能上能下、能伸能屈”的过硬本领,真正沉下心来,深入下去,把驻村工作做实做好;二是突出重点,履职尽责创佳绩。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努力破解农村社会治理难题。深入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落实,用足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带领村两委干部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切实当好脱贫摘帽的“领头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严格要求,凝聚合力强氛围。严以律己、谨言慎行,自觉维护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为村两委干部树立榜样。各镇党委、派出单位要关心“第一书记”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当好坚强后盾,打消“第一书记”的思想顾虑,深挖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过去一年,在市委和区委的关心和支持下,“第一书记”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紧依靠村党组织,认真履行“双争四帮”职责,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农村党建、发展、民生等方面工作都取得较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新坡镇仁里村第一书记周克乙,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入手,把村“两委”班子的力量凝聚到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上,发动党员群众为贫户捐款,解决200多名村民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修建巷道、路灯、水塔等基础切实,为实现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新坡镇新村第一书记吴志,着力在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上下功夫,对全村路灯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多方筹措帮扶资金86万元,实施村民期盼已久的“排水沟”改造工程,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
龙泉镇美定村第一书记罗书体,紧抓产业脱贫切入点,指导帮扶贫困户种植槟榔、黑橄榄300亩,帮助贫困户子女转移就业,解决群热关注的农村道路、路灯亮化等点难点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