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筑围堰待退潮送鱼虾 儋州渔民围冲捕鱼绝艺恐难再现
2018年05月14日 16:20  来源:南国都市报
渔民在渔冲里的收获。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摄
渔民在渔冲里的收获。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摄
无人机拍摄围冲捕鱼遗迹。(吴文生供图)
渔民在渔冲里捕鱼。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摄

  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沿海的渔民,在数百年的探索和积累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捕捞文化。尤其是渔民口口相传的“潮期歌”,是古代渔民根据长期的捕捞经验编成的歌诀,能预测海水涨潮落潮的时段。

  那布满海岸的渔“冲”,是用石头围成的拦水坝,涨潮时海水漫过水坝,退潮后不少鱼虾则被拦在了水坝里。

  如今海洋渔业资源紧缺,深海捕捞大行其道。围冲捕鱼这种民间绝艺慢慢湮没在人们记忆中。沧海桑田,如今海岸边只能依稀见到墙影,再难寻觅人影、鱼踪。

  “潮水歌”导航  渔民出海觅鱼影

  走进儋州市木棠镇神冲村,触目可及,一棵棵合围粗的大树,将村庄掩映于“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中。

  神冲村,这个美丽而古老的渔村,也有几分神秘。

  在村中,还有老人会传唱“潮期歌”:“正月寅,寅属虎,虎啸初七二十一;二月卯,卯属兔,兔行四更十九州……”一直对儋州文化颇有研究的吴文生解释道,农历正月初七、二十一,就是潮期;农历二月初四和十九,也是潮期。每逢潮期,一般会涨潮。出海要避开潮期,从而确保航行安全。

  “这‘潮水簿’是渔民的智慧,根据它就可以推算出海水的涨潮或者退潮,然后渔民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鱼踪。”吴文生介绍,这首“潮期歌”只是“潮水簿”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北部湾沿海的渔民经过无数次出海捕捞的实践,逐渐掌握了每个月大海涨潮落潮的规律。为了便于传承记忆,渔民们按照民间惯用的天干地支计时法,以十二生肖所代表各种动物的习性,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因此“潮水簿”又称“潮水歌”或“潮期歌”。

  筑海滩围堰  坐等退潮送鱼虾

  在临海的沙滩上,有几处用火山石建成的围堰。当问及这些围堰的作用,吴文生告诉记者:“涨潮时,海水漫过围堰;退潮后,不少鱼虾则被拦在了围堰里。”

  这种捕鱼法,连同海滩上的细沙、鹅卵石、火山岩,难掩原生态的魅力。

  吴文生介绍,在儋州话里,“冲”指的是海边沙滩或礁石间围合而成的水塘。当地的“石冲”也称为“渔冲”“冲篱”。因此,洋浦“干冲”这个地名由来,同样与当地广泛分布的“石冲”有关。

  据《儋县志》记载,洋浦干冲的居民以渔业为主,其次是海上运输和织网。早在明代,黄、沈、邱三姓氏的大陆移民在干冲海滨一带落户,以捕捞鱼虾为生。他们捕鱼的方法是:在潮间带用石头叠一个近百亩的半圆形围墙,简称为“冲”。涨潮时,鱼虾跟着海潮进入“冲”内;退潮时,“冲”里的海水干了,鱼虾就留在滩上。人们盼望退潮干“冲”,以更多地捕鱼捉虾。时间长了,此地就命名为“干冲”。

  吴文生告诉记者,在神冲村的海滩甚至近海,村民们依次构筑了多道“冲”。待潮退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分工协作,在多道“冲”里捕捉大鱼,小鱼则可继续喂养。

  据《洋浦石冲:渔猎文化奇观》一文中写道:“石冲捕鱼为一种人类历史上原始陷阱渔猎,体现了先人们的生存智慧,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利用,也是海洋文化的表征。”

  专家介绍:“石冲”作为一项古老原始的捕鱼设施,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称之为“箔旋”,东晋称之为“泸”,唐朝称之为“沪”,明清则称之为“渔簖”。我国台湾现代称之为“石沪”,有文字记载台湾“石沪”历史超过300年,洋浦区域的“石冲”估计有500年以上历史。

  旧事新说

  深海捕鱼大行其道 围冲捕鱼恐难再现

  利用“潮水歌”,在海边围堰坐等大海慷慨馈赠,这既有对祖先发明以“冲”捕鱼这种聪明才智的景仰,也有对包括渔业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生态尊崇。

  与如今拖网等捕鱼方式相比,用“冲”捕鱼在生态保育与水产资源保护方面有更大的优点。

  专家指出,遵循潮汐规律,守“冲”待鱼,它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劳动的馈赠,是生态保护渔业资源,不会有过度捕捞的弊端。而且“冲”建造在潮间带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离岸海堤,不但对海岸带起到保护作用,也减轻风浪对陆域土地的侵蚀,实际上是一项海洋环保工程。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缺乏。在沿海、浅海再难见到鱼踪,儋州神冲、洋浦石冲等地原始的围堰捕鱼生产方式,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慢慢湮没在人们脑海里记忆中。围冲捕鱼这等民间绝艺恐难重现在人们的眼前。(□南国都市报记者 梁振文)

编辑:陈少婷
相关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