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海口府城达士巷郑氏 琼北四百年孝友世家
2018年06月04日 10:08  来源:海南日报
俯瞰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达士巷郑氏民居群。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俯瞰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达士巷郑氏民居群。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郑镇故居“邦伯第”。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岑明道

  编者按

  琼州府城达士巷,因明清两代名噪一时的钟芳、郑廷鹄、吴典、郑镇、王承烈、王国宪等历史文化名人在此定居,因此蜚声琼岛。

  而达士巷的郑氏人家,寻根溯源,虽然都源自河南荥阳,也就是周朝时郑国的封地,然而渡琼时间一先一后——郑廷鹄的祖先是在南宋从福建莆田赴琼上任,而郑镇的先人则是在明末自福建南靖避乱入琼。

  福建南靖郑氏上岛落籍府城后,第三代就出了一位以“孝友”闻名的郑存礼,第六代即郑存礼的曾孙郑镇,官至河北深州直隶州知事,使得郑氏一门在清代中后期成为琼山望族。这一支郑氏繁衍迄今将近400年,今天,从郑镇开始修订的郑氏家谱,以及方志的相关记载和先人的诗文词赋,可以窥见这个宗族内部的精神力量。

  光滑的石板路,逼仄的小巷道,海口府城达士巷在市井化的当下,依然存留着些许古旧的况味。郑氏老宅“郑存礼故居”和“邦伯第”等琼北民居,目前已经成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与众多人文旧址和文化遗存一道,见证着海口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璀璨过往。

  “公余之暇,询及先世,知琼之始祖静山公,在天启三年,卜籍于琼之达士庄,乃闽始祖讳昇公之七世孙也……”郑氏家谱资料中留存的《琼山浦江郑氏谱序》,作者是潮汕揭阳进士郑大进,他在巡抚河南和总督直隶期间,与先后担任河北柏乡知县、深州直隶州知事和正定县令的琼山人郑镇,在政事上有交织,于私交上也过从甚密,公务之余,彼此问及宗族源流,得知竟然都是出于福建的同宗,只是100多年来书信渐少,无法知晓近况。

  据郑大进的记述和家谱的记载,郑镇的远祖为浙江浦江地区的郑昇,明初洪武年间考中进士后,被朝廷派到福建福州府古田县担任知县,后来又调到漳州府负责防御倭寇事宜,便在当地的南靖县落户。及至明末的天启三年,即1623年,由于世道动荡,生存不易,郑昇的七世孙郑宗结(号“静山”),便带着妻子和3个儿子有桂、有祥、有能蹈海渡琼,居住在琼州府城的探花里达士庄,开始了这个家族在海南岛长达395年的繁衍生息。

  多人上岛仅一人延续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生存下来实属不易,能够保持联络更是难上加难。迁自福建南靖的郑氏一家也是如此。

  郑氏家谱《卷首序》称,从南靖迁琼的,除了郑宗结,还有兄弟郑宗兴、郑宗成,“缘因闽省扰攘,衣食不安,拮据而来者,有从兄弟宗宽、宗敏、应麟公亦与之”,然而,郑宗兴生了3个儿子后不再有后代,其他人包括郑宗结的长子和次子都没有子嗣,只有郑宗结的三儿子郑有能后人瓜瓞绵绵。

  郑有能生了郑存仁、郑存义、郑存礼三个儿子,其中郑存仁和郑存义后来迁居今屯昌新兴,郑存礼则仍住在“探花里”,即后来的“达士庄郑家巷”,也就是今天的“达士巷”。

  说到达士巷这一地名的变迁,不得不提早于郑宗结一家定居于那里的另一个郑家。

  按“通德堂”《郑氏族谱》所载,南宋渡琼的郑志灏是最早上岛的郑氏人家,原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坎头村,庆元三年(1197年)登进士科,被授予“文林郎”,奉旨赴任琼州府昌化县,当了三任知县,历时达9年之久,期间为政清廉,两袖清风。郑志灏离任时,昌化百姓挥泪挽留,结伴远送,其爱民若子的政绩可见一斑。郑志灏北上琼山,在白沙津(今海口海甸岛白沙门一带)等船过海,不料中原战乱,海路交通受阻,加上囊中羞涩,于是落籍琼山公式洲里白沙村(今海口白沙街道白沙坊社区)。

  郑志灏的长子郑美器于南宋理宗赵昀当政时(1225-1263)考中进士,曾任南宁军(今儋州、昌江一带)的儒学训导,但其生卒年月不明;郑美器生二子,次子郑真辅在乡试中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乡人曾为他立了一座“解元坊”,现已不存。咸淳七年(1271年),郑真辅到京城参加会试,荣登进士科,是新科进士中最年少且最俊秀者,于是被皇帝选为两名“探花使”之一,代表该科进士骑马游京城,进名园,采名花,是为“行探花之礼”。

  据《中国科举史》一书介绍,我国唐宋元时期的进士,头名为“状元”,并无“榜眼”和“探花”之说;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才将进士分为三甲,其中一甲有三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尽管郑真辅不是科考意义上的“探花郎”,但其后人却将他能够“行探花之礼”,当做整个家族的莫大荣耀。如今,在郑志灏落籍的旧址——白沙坊社区,有一座郑氏宗祠,大门上的对联写道:“探花开甲第,奕叶绍宗风。”

  郑真辅的后人中不乏读书人,明代进士郑廷鹄和清代进士郑天章便是其中佼佼者。郑廷鹄辞官回家乡后,在府城小西门内住下来,后来族人越来越多,加上他们是“探花郎”郑真辅的后代,便被命名为“探花里”;到了清代,又因曾住在那里的钟芳、郑廷鹄等人,都是前朝贤达或显达之士,于是被更名为“达士庄”,而郑家人则聚居在一条巷子上,成为“郑家巷”。

  郑宗结的十三世孙郑振纮去年底整理和翻印郑家谱牒时,发现家谱竟然对达士巷地名的变迁有着清晰的记载。

  郑宗结后人修谱时,《四库全书》纂修官、进士吴典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他写了传记《宗结老太翁传》。吴典故里位于临近探花里的小雅巷(又称草芽巷)。

  清初,住在郑家巷的郑廷鹄后裔中,郑逢明、郑士玄叔侄“被钱粮绊累,乏银完纳”,于顺治甲午年(1654年)将他们名下、位于小西门左边的一块宅基地,卖给了郑宗结的儿子郑有能。郑有能长了一个心眼,在买地9年后的康熙二年,即1663年,向琼州府衙恳请办理一份土地“批照”,上面写清了购买宅基地的来龙去脉,也言明了缘由:“但恐日后本族子侄长大,人心不测,设奸行险,窥能年老男呆,因近伊祖‘儒宗坊’(官府为郑廷鹄立)牌,或借坊为词,或串军计占,收赎诸端,致能老幼无归,晚陈不及……”

  后来的弱势小户与本宗本族大户住在一起,把自己的处境说得可怜兮兮,谁能说郑有能不是精明之人呢?

  郑有能在府城小西门内站稳脚跟,安分谋生,家境日渐富裕起来。他的故事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被潮州府学教授、国子监学正、琼山人云志达整理成传,收录在旧版的《荥阳郑氏族谱》中。

[1] [2] [下一页]

编辑:陈少婷
相关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