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秀英产业就业帮扶“双融合”让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
2018年07月12日 10:58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7月12日电 (张丽珍 陈创淼)盛夏时节,雷声渐小,乌云散去,七色彩虹横跨空中。7月11日上午,行走在秀英区长流镇长南村石斛种植扶贫基地,园内的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盛开的石斛花用力展开,仿佛小鸟张开翅膀透着雪白的清辉,涌动着生命的气息,一朵朵一簇簇,幽香阵阵,招惹了不计其数的蝴蝶忙碌园间,展翅飞舞。

  72岁的李洪海看着每天精心打理的石斛苗,充满了期待。就在一年多前,老李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告别“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一年多来,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钱袋子鼓了好几倍,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变化的背后,是秀英区长流镇近年来致力扶贫、聚焦民生的努力。

  政府变“输血”为“造血 ” 

  贫困户捧上“金饭碗”

  今年72岁的李洪海,是长流镇长南村委会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老婆身患残疾丧失劳动力,孩子还在上学,全家就靠李洪海一个人打零工维持。

  其实,长流镇目前只有长南村委会管辖潭新村、潭旧村、文毓村3个自然村,共有11户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部分都是类似像李洪海这种因病、残疾、因学等原因导致家庭贫困的贫困户。加上长流镇人多地少,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有家庭有什么变故,抵抗力不强的贫困户就很容易返贫。

  如何让村民增强“抵抗力”增加稳定收入?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如何增加抗风险性?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村民富不富,主要靠干部。为了带动村民稳定增收,秀英区长流镇干部发挥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精神,围绕如何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多思考、多研究,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切入点,以产业扶贫为“铁抓手”,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建立“造血”长效机制,在常规帮扶的基础上,探索致富新动能,创新帮扶资金入股企业、成立合作社、贫困户年底分红的“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搭建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主体之间的桥梁,帮助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拓宽致富渠道。

  2017年以来,长流镇先后与海南锦绣实业有限公司、海南力国实业有限公司建立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利用企业资金链、改造养殖设施能力、养殖技术、闲置土地等优势,通过帮扶贫困户小额贷款带资入企,保底分红入股,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返贫的重要支撑点,让村民捧上了“金饭碗”。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打赢脱贫攻坚战,秀英区长流镇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治本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带领群众走上产业富民之路。”长流镇镇委书记肖就荣说。

  企业当“火车头”

  贫困户“上得去车”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搞好产业扶贫,关键是让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既给企业创造发展条件,同时让农民在产业链中找到位置。在产业链上脱贫攻坚,让企业当“火车头”,也要让贫困户买得起票、上得去车,尽可能参与产业项目的经营发展。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爬坡过坎、攻坚拔寨的时候,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是秀英区一直以来努力的一项重点。为此,针对脱贫攻坚产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秀英区长流镇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一方面引导长流镇本地龙头企业在长南村建立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给农村造血。一方面照顾到企业的发展,每个贫困户小额贷款以及一些扶贫基金直接作为股金投入到扶贫产业基地里,为企业注入资金,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内安排扶贫专岗,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也解决了基地用工问题,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双覆盖,增强贫困人口造血能力。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联动,既为企业“加油”,贫困户也能生产“得现金”、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金”,从而真正将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与贫困户利益高度联结,成为发展共同体,形成贫因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产业、就业融合发展。

  产业培育就业转移

  构建帮扶长效机制

  “我们企业采取了让农民带资入企,保底分红入股,优先用工贫困户等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自2015年6月至今,公司已帮助长南村贫困户解决就业4人,短工若干人,产业园正在帮助贫困户在石斛园内养1000余只鸡,此外正在培训贫困户掌握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他们跟着学、主动干,不变成局外人,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绿海田园生态农业基地富总经理刘雪迎说,下一步企业还将把其他还未入股的7户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中来,让他们入股企业分享红利,同时给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用工机会,让村民稳定增收致富。

  贫困户李洪海就是直接受益人。当天上午,李洪海掰着手指头乐呵呵的算起了收入账,“过去一家老小都是靠我有一天没一天的外出打零工养家,根本不够家用,现在好了,我现在在企业当保安,每个月的稳定收入就有3000多元,还在企业打零工,每天有150元,加上企业分红,现在生活越过越好。”

  秀英区抓好产业培育就业转移,构建产业组织化帮扶脱贫长效机制,在常规帮扶的基础上,探索致富新动能,创新帮扶资金入股企业、成立合作社、贫困户年底分红的“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搭建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主体之间的桥梁,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的风险、合作社资金周转的困难、种养技术不成熟、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积极联合当上地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扶贫多点开花局面,让贫困户真正参与其中,干得了、干得起、长受益,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真正实现贫因户稳定增收。

编辑:王晓东
相关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