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乡村振兴“花”开正艳——记海口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党群活动中心
2021年08月27日 15:09 来源:海口日报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依托党群活动中心,创新思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全村群众踏上乡村振兴的快车共同致富,让乡村振兴“花”开更艳。

  建强红色堡垒 凝聚发展力量

  城西村党群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党员活动之家、便民服务大厅、文化室、村民议事厅、村民代表联络室等,是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村民议事、休闲娱乐于一体、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阵地。

  城西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群活动中心为阵地,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采用“一帮一”形式,由老党员负责联系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对接交心,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近两年,全村已培养了5名年轻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3名党员,目前城西村共有党员47名。“作为一名新党员,我要学习老党员的优良作风,为家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城西村新党员黄存说。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城西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锤炼党性、提升价值,激活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城西村“两委”干部黄选燕是扶贫专干,主要负责扶贫相关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但她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是一名党员,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再苦再累都值得。”黄选燕说。

  发展集体经济 带领村民致富

  城西村委会下辖7个自然村,共412户2020人,村民以鸡鸭鱼养殖和冬季瓜菜种植等为主。2019年底,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城西村建成光伏产业,每年收益2万多元,村集体与贫困户按4:6分成,参加公益劳动的村民参与分红,并优先安排光伏公益岗位给贫困户。“感谢村党支部帮我安排这份工作,增加了收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参加光伏公益岗位的城西村脱贫户曾庆求说。

  硬化村道及生产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建水塔、打深水井、加固山塘、修建灌溉渠道,为村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安装太阳能路灯、建垃圾屋和公厕,并对乡村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绿化美化亮化……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城西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城西村鱼鸭养殖池塘是城西村的一个集体经济产业,占地25亩。“池塘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养鸡,每年收入至少9万元。周边还有300多亩的果地和水田,池塘水满后可以放水灌溉,以生态循环来发展鱼鸭养殖产业,一亩池塘可产出多重效益,同时兼顾蓄水灌溉、防汛防旱的功能。”城西村党支部书记黄恒积说。

  发展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产业要振兴。城西村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科学素质,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改变农民思想,使之成为新型农民,乡村振兴“花”开更艳。

  城西村兰花产业帮扶基地,有标准化文心兰种植大棚140亩,培育了70多万株文心兰种苗。基地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兰花产值约700万元。“基地成立之初,全村共39户贫困户入股,每年按入股金额的百分之十进行分红。同时,基地解决了12名村民就业。”城西村委会副主任黄恒艳说,如今,村子发展了,农民增收了,企业的效益也提高了。

  “我目前在兰花基地负责剪叶、打药工作,下班后回家种点地瓜、花生等,除了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还有基地的分红,生活越来越好了。”在兰花基地工作的城西村脱贫户李金梅开心地说。

  城西村党支部指导脱贫户黄基雄发展养殖产业。依靠科技养殖,黄基雄很快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发展养殖产业,如今全村共有鱼塘32口,养殖专业户16户。去年,黄基雄被评为秀英区致富带头人、海南省脱贫光荣户。“我每年收入有10万元左右,买了车、盖了楼,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黄基雄说。

  城西村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孕育创新思维,培育乡村振兴之“花”的示范基地,群众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城西村党支部也荣获“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以‘村党支部+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扩大兰花产业示范基地和果树种植园,让乡村振兴之‘花’开满田野。”黄恒积说。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