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黎母山生态研学基地:山林之间 学堂之上
2021年10月03日 09:35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林区。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黎母山10月2日电(记者 王迎春)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掠过黛绿连亘的群山,登顶1400多米高的山峰,眼前是云雾与林海交融之景。这是海南岛绵延最长的一组山地,也是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大河流的主要发源地——黎母山。

  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不仅赋予了黎母山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也让黎母山成为生态研学的绝佳地点。10月2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了位于琼中黎母山脚下的“学而山房”,在这处崇尚自然教育的生态研学基地,叩开自然的课堂大门。

  一所藏于自然的学堂

  四面青山环抱,门前溪水潺潺,鸟鸣虫唱不绝于耳,眼前这座粗朴的房子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学而山房”。这幢拥有多重“身份”的老房子不仅是一所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特色民宿,更是一个将课堂搬进大自然的生态研学基地。

  今年国庆假期里,来自城市的孩子们成为“学而山房”的主要接待对象。而记者在造访“学而山房”的时候,恰巧遇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课。

  “好小的蟑螂!”看见原本藏匿在松塔间隙里的“虫子”爬了出来,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这叫做樱桃蟑螂,爬行速度非常快。”在邓南康的讲解中,大家辨明了眼前这一昆虫的身份。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多数城市的孩子却少有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毕业于海南大学的邓南康在大学时期的专业是植物保护,如今他一边在黎母山做资源调查,一边在闲暇之余担任起学而山房的生态研学老师。

  2017年,到黎母山进行野采的邓南康第一次来到“学而山房”,就在准备下车之际,他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见面礼”。“你能想象整个车窗都是蝴蝶飞舞的画面吗?真的很美。”回忆起初遇学而山房的场景,邓南康坦言,这是自己毕业后选择留在这里的一大原因。

  黎母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森林植被分为热带山地雨林、热带湿润雨林、次生热带雨林、灌丛和草地五个主要类型。和城市里的研学基地不同,依托黎母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学而山房”能够在山林和乡野之间开展“纯天然”的生态研学。

  “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生物多样性,人和自然之间没有‘隔层’。”邓南康告诉记者,自己在野外“上课”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城市孩子内心其实充满对大自然的渴望,在“学而山房”的生态研学之旅中培养起了对大自然的兴趣。“很多时候,孩子会主动带着父母再次回到这里。”邓南康说道。

俯瞰学而山房民宿。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一座通往自然的桥梁

  步入山房,碎石铺就的庭院里长着几株老树,树上还寄生着各种热带兰花和蕨类植物,通透的落地玻璃使得屋内每一处角落都能与屋外的景观无缝对接。

  其实,“学而山房”的主体建筑原本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海南黎母山林业公司子弟学校。学校搬迁后沉寂多年,在“学而山房”负责人张春丽的手中重新焕发了活力。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城里孩子对于自然教育的缺失。”张春丽不仅是“学而山房”的经营者,还是海口一家培训学校的老师和负责人。以回归自然为出发点,她萌生出了一个念头:要为城市孩子们寻找一个乡野课堂。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春丽打听到了黎母山这所荒废的学校,在当地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她把旧房子租赁下来。以“修旧如旧”理念进行改造后的房子,保留了原有的乡野气息。

  在“学而山房”的民宿里,你看不到太多现代痕迹,房间的部分墙体甚至保留着花岗岩的原样。张春丽介绍,客房内的榻榻米是为了方便容纳更多来此进行生态研学的孩子。依托黎母山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张春丽打造了自己心目中真正的“自然学堂”。

  除了广阔的山林,这里还有多个展示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和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以及手工作坊等。通过研学之旅,“学而山房”不仅想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自然,而且想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开放的思维和生态保护的理念。

  “我希望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向自然万物学习。”张春丽说道。结合黎母山的原始雨林环境和独特民族历史文化,“学而山房”成了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良好空间。

  不仅如此,“学而山房”还是不少大学、企业、行业协会的户外基地,众多科研团队教育基地在此挂牌。张春丽想要借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东风,把这里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艺术研学基地,同时搭建起科研团队与黎母山分局交流的桥梁。

  “我们通过逐步建立起分局与各个单位共建的模式,共同促进黎母山的生态保护工作,把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展现给大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黎母山分局副局长方燕山表示。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