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曾毓慧
“以前这一路上有好几处很窄的弯道,会车特容易刮碰或滑倒,这回把弯道全都拓宽了,以后骑车割胶、运胶水安全多了!”12月6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开村,符海秋等胶农骑车满载着两桶胶水运往收购站,不忘向海南日报记者夸起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又办成了一桩好事、实事。
南开村这段蜿蜒长约2公里的水泥村道,是辖区萌芽村、苗村两个村民小组农户们通往橡胶林的主要通道,也是前往当地胶水收购站的必经之路。虽说近年来这一村道早已水泥硬化,但由于山区道路崎岖难行,尤其是一路上有好几个急拐弯,对向一旦驶来汽车或农用车,原本仅大约三米宽的车道就显得险象环生,此前已数次发生胶农骑车摔倒导致整桶胶水倾洒在路面的小意外,甚至有骑车者踉跄栽进了路边的灌木丛及沟渠里。“我这收购价,每天胶水的交易金额有两万多元呢!”胶水收购站人员符世克也证实,每天至少有五六十名胶农驶经该村道运送胶水至此销售。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符海周介绍,该村道沿线除成片橡胶林外,还有不少槟榔、水田等,关乎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安全。自今年10月份以来,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初衷,工作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到场商榷拐弯路段拓宽事宜,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腾出工作经费,对沿线容易坍塌及急拐弯等隐患路段进行拓宽。
“为了节约工作经费,在农闲时间,我们还发动党员干部及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符海周介绍,经过将近2个月的拓宽施工,截至12月初已完工;尤其是原先那四处急拐弯路段,均已从三米拓宽至五六米。现今,大伙驾车及骑车通过视线明显变好,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户生产安全这一隐患,有效了疏通了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难点、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