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8日电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18日指出,“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要出行的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二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在所在单位报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谈及“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的从业人员出行是否会受到限制,贺青华称,高风险岗位人员因为工作期间接触可能的感染人员,可能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的机会多。如果防护不到位,感染的风险较高。
他强调,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航空口岸、陆路口岸从事进口货物的搬运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有的地方还导致了社区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对陆路、航空、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和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要严格落实底数清晰、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做好岗前培训和岗后观察。
贺青华指出,“两节”期间,这些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要出行的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二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在所在单位报备。这些人员在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的人员任务重、压力大,一直是闭环管理,相关行业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尤其是“两节”期间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