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健身 老少皆宜——复古时尚的中医养身操
2022年03月25日 17:08  来源:海南日报

  千百年来,人们在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运动养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除了八段锦之外,还有哪些传统养生运动呢?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程亚伟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易筋经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提起易筋经,就会联想起“少林神功”或是金庸小说中的“武学秘籍”,其实不然。易筋经源于我国古代中医导引术,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相传为梁武帝时期印度和尚达摩所创。

  “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出现于明清时期的专著《易筋经》记录的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经常习练可以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的一大特点就是自然流畅并无明显的节拍,由于每个人的体能、情绪、精神、健康状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练习体验和习练行进速度。

  太极拳

  作为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的代表,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太极拳为大众所熟知。

  太极拳源自中国武术中的拳法,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强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

  太极拳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基础,心理状态与太极拳养气合神统一起来,来实现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太极拳演变成了很多流派,主要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赵堡等六大流派,不同流派的太极拳特点不同。

  而入门级太极拳当数24式太极拳,这是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炼,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五禽戏

  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的五禽戏,是东汉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规律,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

  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在演练中如何表现出五禽的神态、神韵、劲力、协调等成为水平高低的关键,这些要素综合表现出来就是五禽戏的“气韵”。

  五禽戏中五种动作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如能经常坚持综合练习,就能起到调养精神、调养气血、补益脏腑、通经活络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 本报记者 王迎春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