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初步推测为汉桓帝陵
2023年01月07日 08: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出土的卷云纹瓦当。(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为出土的卷云纹瓦当。(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郑州1月6日电 (阚力)记者6日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陵园墓主初步推测为汉桓帝刘志,陵园内的礼制建筑“钟虡”及“石殿”等已被揭露。

  陵园遗址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除帝陵封土和地宫外,陵园内还分布着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陵寝建筑。自2017年陵园遗址发掘工作重启并持续至今,先后揭露内陵园北门址、东门址,以及“园寺吏舍”和“钟虡”建筑单元局部。

图为“钟虡”建筑单元(上北下南)发掘现场。(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为“钟虡”建筑单元(上北下南)发掘现场。(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根据出土的卷云纹瓦当和“光和三年造”纪年石器,考古人员初步判定陵园始建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陵园的整体布局,考古人员推测该陵园主人为东汉桓帝刘志。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王咸秋在交流会上汇报该遗址发掘情况称,通过对“石殿”东南侧建筑基址的补充发掘,基本搞清了该组建筑的形制,初步推测为陵园内“钟虡”遗址。

图为石殿东南角(上北下南)发掘现场。(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图为石殿东南角(上北下南)发掘现场。(资料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发掘成果表明,“钟虡”位于封土和“石殿”的东南侧,由一处台基式建筑、一处房屋建筑和两列四排方形磉墩组成。台基式建筑呈南北向长方形,夯土台基内部发现南北排列的大型石柱础,柱础边长0.9米,距现存台基顶部约2.2米,故推测该建筑为悬挂大型乐钟所设,应为陵园内的礼制建筑——“钟虡”。

  根据勘探结果,陵园内“石殿”为一处边长约80米的方形高台式建筑。主要揭露“石殿”的东南角,发现散水、门址、夯土、道路等遗迹。在石殿东侧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与内陵园东门址内道路对应,应为内陵园向东通往外陵园的主干道。(完)

原标题: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初步推测为汉桓帝陵

编辑:叶霖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侊紙0106168)]銆€[浜琁CP璇�040655鍙�][浜叕缃戝畨澶囷細110102003042] [浜琁CP澶�05004340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