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餐饮浪费打牢法治“补丁”
2023年04月04日 15:54 来源:南海网

  近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社会氛围、积极劝阻食品浪费行为,依法纠正、查处了多起食品生产经营者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4月3日,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第三批制止食品浪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涉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十方添财餐饮店、浙江省舟山某学院第一食堂、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来茂酒楼等8家餐馆或食堂。

  在遏制餐饮浪费问题上,经验证明,一定要特别重视法律的作用,才能事半功倍。把浪费、“剩宴”关进法律的笼子里,才能常态化涵养节俭的社会素质。从制度上遏制铺张浪费,形成不敢浪费的惩戒机制、不能浪费的防范机制、不易浪费的保障机制,才是制止浪费的托底之策。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强化管理,对有效减少损失和浪费才更有力度。

  餐饮浪费不光是消费者的事,对餐饮经营者也同样需要法律规制,如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等,以营造节约的餐饮消费环境。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制止餐饮浪费案件43件。多家小吃店、酒店,因防止食品浪费不力,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未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未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或已造成消费者点餐品种过多、用餐后遗留数量过大,存在明显的食品浪费,不仅被市场监管局责令立即改正,还当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这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结果。

  造成餐饮浪费尽管餐饮经营者有责任,但说到底还是消费者的责任大,占主导地位。诸多事实证明,仅靠教育和倡导,单有用餐场景的温馨提示,还不足以刹住餐饮浪费之风。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改变“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除了教育倡导之外,还需要打造刚性的法制“补丁”,强化监管,形成长管常抓机制,才能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但是否构成犯罪还得有法律依据。无罚不足以树威。仅靠喻理引导难以最大限度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必须辅之以相应处罚,方能强化记性。反食品浪费,应确立“公款浪费入罪、私人浪费罚款”的共识,对公款浪费,至少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对普通消费者的浪费行为,宜采取罚款的方式予以矫正,这也符合轻刑化的司法潮流。(张全林)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