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记者刘宁玥 通讯员蔡仁烽 王丽娟
4月12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南坵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绍华再次走近村中66亩的撂荒地,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艳阳下,嫩绿的山兰稻苗争先恐后地钻出平整的田地。
“山兰稻的种子陆续发芽成长了,随之长出来的是我们村庄的希望。”李绍华信心十足。
南坵村有种植山兰稻的传统。近年来,部分稻田无人耕作,日渐荒废。
“家里能干农活的人少,而且大家都忙着外出务工增收。”南坵村委会大村村民钟承雄直言,自家田地已“沉睡”三年了。
“我们要唤醒‘沉睡’的土地,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日前,李绍华以党建为引领,引导村民流转66亩撂荒地到村集体,重新种植山兰稻。通过“农户+村集体+公司”的模式,由种植户集中承包土地经营管理,公司统一收购。保障农户收益。
“土地流转后,我们不仅有租金,还能到山兰地干工,有工资领。”腰包鼓起来的钟承雄,露出幸福的笑容。
李绍华,在发展山兰产业时,南坵村早以计划好坚持原生态方式种植,并与蔬菜等其它农作物轮作,实现一地多收,达到产量产值双增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