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曾毓慧 通讯员王小杨)近日,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与该县金波乡白打村、金波村、牙加村、金波居分别签订“一村一法官”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白沙全面启动法官进乡村工作,今后将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坚持依法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按照合作备忘录约定,白沙法院法官将结合挂钩村(居)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呈现的特点、问题与各村(居)收结案形势,建立类案办理制约机制,对矛盾纠纷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快,并有针对性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乡村法治建设。此外,挂钩村(居)的法官还将定期选取民间借贷、买卖合同、追索劳动报酬等多发易发纠纷,或是同类型、同系列的民商事、行政纠纷,到村(居)委会开展示范裁判(调解),强化基层干部多元化解决纠纷工作意识,推动基层群众将诉前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先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约定,合作双方还将围绕优化天然橡胶产业保障,以村(居)为单位打造“胶林共享法庭”,联系法官与村(居)委会合力加大对白沙橡胶林土地利用、承包经营和确权登记等方面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依法维护与保障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下一步,“法官进乡村”工作机制将逐步推广至白沙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