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澄迈—正文 分享
澄迈土尾村:热血“村长”组“村团”献血
2023年09月04日 11:13 来源:南国都市报

王则谦

  25年献血120次还带动村民组团献血 澄迈土尾村成“海南爱心献血第一村”

  热血“村长”组“村团”献血

  这几年的春节,澄迈县金江镇长坡村委会土尾村有一个特殊的“拜年”活动。这活动里没有大摆酒席“吃鸡”,而是村民排队乘车去海南省血液中心参加爱心献血。

  “今年参加献血的人特别多,血液中心派来的大巴车坐满后,有的村民还自驾车赶过去。”村民王介彬说。

  2016年,王则谦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后,他利用春节期间返乡村民较多的时期,发动村民参与爱心献血,如今已经7个年头,参与献血的人一次比一次多。他的号召为何能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其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小畅 文/图

  一个人的献血

  多次献血被误会

  他用自身经历向村民科普献血

  “1998年我在海口打工,有一天散步到明珠广场附近,看到一辆流动献血车停在街边。”王则谦听工作人员介绍,献血既能帮助他人又对自己身体有益,他就上车献血了。

  “那时献血对许多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看热闹的不少,但献血的却没几个。”这一次与献血车的偶遇,开启了王则谦义务献血之路。

  2004年,王则谦返回家乡,去献血就没有那么便利了,但他只要得知血库血液紧张,仍会专程去海口献血。

  “那时乘车去海口要先搭车到县城金江镇,转乘班车到海口汽车西站,再走路去省血液中心。”王则谦回忆称。

  王则谦献血的消息也慢慢在村里面传开了。村里村外开始有流言,“有人说王则谦日子快过不下去,都靠‘卖血维生’了。”土尾村一名村民回忆道。

  因为这个误会,王则谦开始向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普及献血常识。“平常在村里很多人都会问献血的事情,我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破解这个误会的最有力工具是王则谦的身体状态。“我回村生活后要种地,还要养鸡,老婆生病不能帮忙,活基本上都是我干的。”村里的人看到王则谦多次献血,不仅没有影响干活,劳动的强度比许多人还要大,身体更是没有什么毛病,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接受这一“新事物”。后来,开始有亲戚、朋友跟着王则谦一起去献血。

王则谦和他的“献血村团”。

  一家人的加入

  听说村民手术急需血液

  他立刻丢下农活赶到海口献血

  2015年9月的一天,土尾村村民阿延(化名)的爱人生育需手术,医院当时没有库存血,如果没有血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阿延着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他打电话问在土尾村家里的弟弟,向村里人求助。

  王则谦听到此事时正在地里干农活,他马上丢下手中的农活,骑上摩托车去了金江镇车站,乘坐汽车赶到海口献血,帮助解决急救需要的血液。当他们办完手续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阿延一家人非常感激王则谦的帮助,表示要报答这一次的救命之恩。王则谦却对阿延说,不需要报恩,只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一起做点公益事业,参加无偿献血就可以了。

  从此,阿延加入到全村爱心献血的队伍。只要身体检查合格,他每年都会去献血,还鼓励亲友们一起参加土尾村的“献血村团”。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当被帮助对象表示要感谢时,王则谦的回答总是希望对方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参与献血,为需要的人献出一点爱心。

  一村人的行动

  带着村民春节组团献血

  成海南首个乡村集体献血爱心团队

  2017年,王则谦担任村民小组组长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带领四五十名村民组团去献血,成为海南省首个乡村村民集体无偿献血的爱心团队。

  “王则谦经常去海口无偿献血,大家看到他身体很健康,每天在红椰树园里干活,脸色红润润的,自然就相信献血对身体没有坏处。”村民王则英说。

  多次参与献血的村民王恩海介绍,春节期间为了献血,大家会提前几天清淡饮食,滴酒不沾。

  今年正月初七,土尾村村民在王则谦的带领下,再一次组团去献血。这是土尾村自发组织春节献血的第七个年头。土尾村常住人口有500多人,全村70余人加入海南省“应急活血库”,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被海南省红十字会和海南省血液中心授予“海南爱心献血第一村”的称号。

  在澄迈土尾村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内,王则谦看着展示墙上拿着红彤彤献血证的村民相片时,他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从献全血到献血小板,25年来王则谦无偿献血120次,献出了全血1800毫升、机采207个治疗量的“救命良药”,共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五次,铜奖一次。

  王则谦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无偿献血既对自己身体无害又能帮助到他人,我觉得是件好事,便坚持去做了。”

  “一个人献一次血并不难,难的是坚持25年献血,更难得的是以一己之力带动这么多人一同献血。”一位村民说道,希望这样的“土尾精神”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壮年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