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曹马志
9月11日下午,在儋州市环新英湾旅游公路项目现场驻地,海南交投环岛旅游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业主代表张祥星摊开项目规划图,“瞧,随着工程施工全线铺开,环新英湾地区的‘一环’正加速成形”。
让联系更紧密
总投资超12亿元建设环新英湾旅游公路
规划图上的蓝色线条,清晰描绘了这“一环”:环新英湾旅游公路全长约42.7公里,从金洋路与公园路平交口处的起点出发,顺时针依次经过洋浦经济开发区、木棠镇、新州镇、白马井镇,再与起点形成闭合路线,从而让儋洋联系更紧密。
“环新英湾地区是儋洋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的醒目特征是中央地带有个新英湾。”张祥星说,环新英湾旅游公路是最贴近整个海湾的环形公路,堪称“第一环”,将把沿湾地区多个城镇首次紧密串联在一起。被称为海南自贸港产业新城的环新英湾地区,包括儋州市的白马井镇、木棠镇等7个镇和洋浦经济开发区。
海南交投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持续数月紧锣密鼓的前期工作,总投资超12亿元的环新英湾旅游公路项目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省支持儋洋一体化建设重点交通工程,包含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与景观绿化等专业内容。
让旅游更惬意
特色旅游休闲环线加快成形
“高标准建设环岛旅游公路,是加快环新英湾地区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海南西部旅游经济圈联系的重要通道。”儋州市研学旅行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博琪介绍。
根据环新英湾地区国土空间规划,该地区致力建设海南西部旅游黄金圈,规划打造“一轴、一环、三片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轴指的是依托环岛旅游公路建设的环岛旅游观光轴;一环是依托环新英湾旅游公路形成串联湾区内部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休闲环;三片区则是指南部滨海都市旅游区、北部峨蔓生态旅游区、西部中和文化旅游区为重点的三大核心旅游聚集区,它们都能和环岛旅游公路产生紧密的联动效应。
公路和旅游如何联动?环新英湾旅游公路项目瞄准特色的自然环境优势——毗邻面积达数万亩的新英湾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经过深入调研选址,规划设置了5个观景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江海交融的壮阔景象,还能欣赏茂盛的红树林景观、众鸟翱翔的活力景象,海岸湿地和滩涂风光令人着迷。”多次实地探访的中铁二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十工区项目安全总监陈怀于说。
“这是全线唯一的特大桥,北门江特大桥,长度超过2公里,是环新英湾旅游公路的地标。”陈怀于指着项目桥梁设计图,“目前,数百名工人奋战在一线,正在加快推进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力让设计图逐步变为实景图。”环新英湾旅游公路项目沿线还因地制宜设置了5座中小桥。据悉,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观景,该项目新建了约1.6公里长的支线桥,系专门供行人使用的亲水栈桥。
让交通更便利
0.25米车道的调整
记者注意到,根据项目的功能定位,结合交通组成和交通需求,参考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环新英湾旅游公路与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的路基宽度一致,即路基宽度采用14米。
“但不同的是,14米路基的具体组成。”张祥星介绍,原方案设计中,采用的路基标准断面中,硬路肩兼慢行道的宽度为2.75米。
环新英湾地区是座正在加快建设的自贸港产业新城。着眼未来,考虑到项目建设要兼顾城市开发,两侧慢行系统的混合交通较多的实际,为满足城市远期开发的需求,项目建设单位从土路肩“借”出了0.25米,从而将宽度为2.75米的硬路肩兼慢行道,调整为3米(可满足机动车道宽度最小值)。
0.25米车道的“微调”,顺利实现“双车道+双慢车”的设计,路基宽度保持不变。
环新英湾旅游公路和省道S315白洋线、省道S308美洋线等主干道路有机相连,途经攀步村、英进村、南岸村、禾能村等众多村庄。由于项目路线延伸进环新英湾地区腹地,主线一般路段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考虑到沿线城镇混合交通量较大,设计速度 50公里/小时,将大幅改善沿线交通条件。
放眼环新英湾地区,交通路网正在加快织密。据了解,为提升环新英湾地区基础设施水平,海南支持有序建设环湾公路、环湾轻轨、滨海新区、中心渔港、滨海休闲观光大道、新英湾海底隧道、洋浦至那大快速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构建环湾快捷交通一张网。
原标题:
总投资超12亿元的环新英湾旅游公路建设背后——
为儋洋一体化核心区添“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