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高新区两家药企完成加工增值产品“首单”出货
2024年12月19日 11:30 来源:海口日报
近日,在位于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海口生产基地,AGV机器人正在装卸药品货物。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近日,在位于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海口生产基地,AGV机器人正在装卸药品货物。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王子豪)近日,海口国家高新区园区企业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加工增值产品“首单”出货,标志着两家企业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流程全线走通,业务全流程闭环落地。

  12月16日,记者在位于药谷工业园的海南倍特药业海口生产基地看到,一台台AGV机器人往来穿梭,一排排已打包装箱的试点产品——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正等待着被发往全国各地医院。入选政策试点以来,该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产量产值实现节节攀升。

  “我们主要从韩国进口塑料安瓿原辅料,现在一年用量约1000吨,可省下50万元成本。未来我们在美安生态科技新城规划建设的新产线投产后,预计每年能减免关税超百万元。”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争光介绍,产品降本增效能够为企业开拓市场带来强大助力,从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试点产品“首单”顺利走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刘争光告诉记者,他们已研究立项多个同类试点产品,预计近期将有3至5个品类进入试点名录,未来计划布局20至30个试点产品,进一步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政策试点的扩围增效,是高新区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享惠面持续扩大的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开展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解读,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深入企业开展上门辅导,助力海关高级认证工作推进;发布全省首个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压力测试奖励措施,降低企业参与政策试点的经济成本等,实现试点企业由“盆景”变“苗圃”、“苗圃”变“森林”的样本推广。

  今年截至目前,高新区指导服务23家企业申请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其中12家企业获批,涵盖医药和医疗器械、食品加工和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园区累计获批加工增值免关税试点企业16家,其中10家企业完成业务全流程闭环,加工增值产品“二线”出区1368票,货值达5.42亿元,减免关税362.7万元。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