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儋州设立“候鸟”特邀调解员工作站 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2025年07月04日 08:53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近日,在儋州法院白马井法庭,时华(右)正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调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君 摄
近日,在儋州法院白马井法庭,时华(右)正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调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君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君

  “看看调解协议书,确认无误后就可以签字了。”近日,在儋州市人民法院白马井法庭,“候鸟”特邀调解员时华通过线上平台,促成原告、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这已是时华自今年3月以来,成功调解的第18起案件。时华祖籍山东,去年从保险行业退休后来到海南儋州。经过推荐,她加入“候鸟”特邀调解员工作站,成为儋州法院白马井法庭的一名特邀调解员。

  案件中,原告为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被告是装修工程公司。去年7月,原告与被告签订一份《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约定原告作为设计方,为被告的涉案工程提供设计服务。现原告的设计工作已完成。原告多次催要设计款,但被告一拖再拖,于是将被告诉至儋州法院。

  作为一名特邀调解员,时华负责调解这一起案件。“双方其实对结算的费用存在不同意见。”时华坦言,这也是调解的难点所在。

  时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面对起初双方坚决不愿意调解的情况,她多次找到双方当事人沟通、交流。她从公司的利益出发,分析开庭审理对公司形象和信誉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调解,原告和被告握手言和。被告将分两期向原告支付设计费约27.5万元。

  “能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我觉得很有意义。”时华看到调解成功,自豪地说。她说,开展调解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细心、真心,要善于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让他们放下戒心,真诚交流,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像时华这样的“候鸟”特邀调解员在白马井法庭还有许多。

  随着案件增量大、外来人口纠纷多、法官人数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2023年,白马井法庭与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候鸟”人才党支部共谋共建,通过当地政府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陆续招聘了21名退休的“候鸟”法律人才担任特邀调解员,在法庭成立了全省首家“候鸟”特邀调解员工作站,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这些‘候鸟’人才具有政治过硬、基础扎实、工作积极性高、空闲时间充足等优势,为法庭成功化解了大量纠纷。”白马井法庭庭长赵刚说,“候鸟”特邀调解员工作站从2023年10月成立至今,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22件。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