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连日来,在澄迈县大丰镇荔枝节、金江镇端午龙舟赛等活动现场协助维持游客秩序,引导观众入场;在高考考点外维持秩序为考生保驾护航……在各大景区、各大型活动现场,从节庆活动到日常服务,从城市街区到乡村田野,一片片志愿红活跃在秩序维护、交通引导、信息咨询和场地清理各环节,也让远道而来的朋友,遇见澄迈这座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善意的幸福城、文明城。
在澄迈县,志愿服务已成常态。
据了解,自2023年起,澄迈县与该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签订志愿服务工作协议,委托该协会在全县范围内谋划、组织、开展各项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此委托模式,在有效提升团属青年社会组织活力的同时,还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兼容性,打破传统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模式,拓展出更多具有创新意义和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内容,为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和人文关怀气息。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器械专业一年级学生王康兴便是时常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的青年。
“您好,我帮您提行李吧。”“音乐节有专门的接驳车,咱们这边走。”……在志愿服务一线,总有王康兴忙碌的身影,高考期间,他化身爱心送考人,坚守在校外,为每一位考生送上一瓶水、递上一支笔,从开考到结束。
作为一名骨干志愿者,王康兴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00小时,足迹遍布澄迈县的各个乡镇。
“今年澄迈的文化活动很多,我也跟随志愿服务团队到过澄迈很多地方,感受到澄迈的文化魅力。”王康兴说。
截至目前,像王康兴这样的志愿者,在澄迈注册的已有3万余人。同时,澄迈县充分发挥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候鸟老人等志愿者的作用,广泛开展邻里守望、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新活力。
志愿服务不仅要在量上取得突破,更要在质上寻求飞跃。澄迈县积极探索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与中心大局深度融合,全力构建基层善治“共同体”。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澄迈县坚持以“专职网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志愿者”多级联动模式带入志愿服务工作,形成团干部负责统筹监督管理、青少年事务社工负责策划协调、目标志愿者具体实施,以需求为牵引,在供给端发力,确保志愿服务精准有效。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鲜亮底色,也是社会治理的有益补充,一座处处洋溢着公益精神的城市,无疑也是人们温暖、宜居的生活家园。
“更重要的是,这种蕴含在城市肌理中的善良体质,递出的是一张金名片,很容易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有机构成,成为塑造高品质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共青团澄迈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文旅消费成经济发展“强引擎”,发展文旅产业,自身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是一方面,一地的文明水准、待客之道也不容忽视。志愿服务,更像是在城市形象的里子上做文章,让城市对人的善意,渗透到每一处服务细节,从而以敦厚质朴的好风气,欢迎八方来客。
(本报金江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