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鹭鸟归巢,栖息在陵水红树林。
陵水红树林里,鹭鸟展翅上青天。
临高红树林里,夜鹭宝宝探着头。
临高红树林里的夜鹭亲鸟。
栖息在临高红树林里的各种鸟类。
临高红树林里的夜鹭宝宝。
7月13日傍晚,晚霞映红天际,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白鹭成行归巢,滩涂之上鹭鸟觅食,勾勒出生态和谐的生动图景。
而在数百公里外的临高彩桥红树林里,一群刚出窝十多天的夜鹭幼鸟正齐刷刷地站在枝头“站岗”,脑袋上还顶着稀疏的绒毛,远看像一个个圆滚滚的“小毛球”,呆萌模样惹人怜爱。
别看它们模样憨态可掬,警惕性可高着呢,只要感知到一丝风吹草动,小家伙们便“嗖”地钻进茂密的红树林枝叶间,只留下晃动的叶片暗示刚才的“小客人”曾在此处。再过不久,这些躲躲藏藏的“萌新”就要褪去稚气,在红树林上空练习翱翔。它们也将继承家族“晨昏猎手”的习性——清晨、黄昏和夜间结群出动,捕食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
作为海南海洋生态修复的典范,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陵水新村潟湖,总面积958.22公顷,湿地率达98.43%。自2016年起,当地通过清退养殖塘、修复滩涂、人工种植等举措,让湿地重焕活力。如今,红树种类从8种增至27种,植被面积达431.83公顷,在新村、黎安潟湖沿岸形成集中分布带,汇聚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三大海洋生态系统,堪称国内罕见。
而在临高彩桥红树林保护区,这片横跨儋州、临高两市县的5250亩湿地,生长着26种红树林植物和40多种伴生植物。
目前,这里已记录到159种鸟类,除了夜鹭,苍鹭、绿鹭、大白鹭等省级保护鸟类也在此安家。
□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孙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