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0日讯(记者刘晓婵)日前,省健康海南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海南省各类场所常见媒介伊蚊孳生地处理工作要点》,指导各单位和市民科学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建筑工地常见伊蚊孳生地的处理要点:各种室外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需及时清除积水或用防雨布遮盖防止积水;基坑、电梯井、楼层试水部位、地下室及地面,要及时抽水排空,地下室排水系统安装防蚊装置,填平地面坑洼防止积水;排水沟渠要硬底化和暗渠化,并保持经常清疏;地下电缆和电信沟应做到密封或用沙料填充封闭;待建工地应开渠引流排水,清除积水。
城中村、住宅小区(家庭)常见伊蚊孳生地的处理要点:清除室内外卫生死角以及绿化带、绿篱、灌木丛等的杂物,垃圾和废弃容器,妥善处理瓶、缸、罐等可回收废旧容器。室内需使用纱窗纱门、蚊帐等防蚊设施;地下室(地下车库)的排水沟要疏通排清积水,排水沟汇入集水井入口处安装防蚊装置,集水井要密闭。若发现蚊幼孳生,可投放灭蚊幼剂;特别要注意空置房屋或暂时无人居住房屋内的各类积水。
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的处理要点:运动(活动)场所防撞的废用汽车轮胎、运动器材应放置于室内,室外放置的轮胎应作打孔处理或用防雨布遮盖,室外运动器材的积水要及时清除;教学用水生植物养殖池要放养食蚊幼虫的鱼类。
医疗卫生机构及周边的处理要点:建筑物的反梁结构和平顶屋要设置排水系统,每周疏通和清除淤积一次。雨棚改建成斜坡防止积水,屋顶水箱加盖密闭;室内消防水池的通气口要安装网眼密度纵向≥16孔/5厘米、横向≥16孔/5厘米的纱网。
花卉市场(花房)的处理要点:闲置容器需翻盆倒罐清除花盆、花瓶、缸、罐、箱等的无用积水,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逐一翻转倒放;种养富贵竹、绿萝等水生植物的容器,要坚持5—7天换一次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及洗刷容器内壁;花盆托盘、冰箱底部的水盘、空调水收集容器,要及时清除积水并刷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