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沙—正文
分享到:
民企奋进自贸港 | 白沙祥蓝蓝:让“美丽产业”惠及更多农户
2025年08月24日 11:19 来源:中新网海南

  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24日电 题:白沙祥蓝蓝:让“美丽产业”惠及更多农户

  作者 陈英清

  一朵兰花,已经成为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一张亮闪闪的烫金名片。而白沙祥蓝蓝雨林花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白沙祥蓝蓝”),就是打安镇上一家致力于让兰花这一“美丽产业”惠及更多农户的花企。

  坐落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北面打安镇合水河畔的白沙祥蓝蓝,致力强化“一镇一品”产业特色,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已成长为一家集种植生产、种苗培育、技术培训、创业孵化、市场销售等集为一体的多元化村级企业。

图为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上的兰花种植基地。 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持续扩大产业规模

  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白沙祥蓝蓝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发展兰花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打安镇,公司带动村民就业表现卓越,在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创业大赛决赛中荣获劳务品牌组二等奖;公司总经理羊以辉也被评为“2023年劳务带头人促进就业典型(致富能人)”。

  实际上,公司在兰花基地建设初期,就优先选用本地建筑公司,大量聘用本地村民参与建设。基地建成投入运营后,公司组织周边村庄的村民开展兰花种植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种植技巧,顺利在基地从事兰花种植、日常管理以及切花打包等工作,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据统计,2023年,公司基地用工达3900人次,发放劳务费总额超过50.9万元;2024年用工人次更是达1.3万人次,发放劳务费总额已超170万元,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农户就近就业增收。

  同时,公司注重人才培养,不仅培育一批专业的兰花种植人才,还吸引众多返乡大学生加入。

  3年多来,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已从最初的一个基地扩展至目前的四个基地,种植面积由56亩大幅增长至160多亩;员工数量也从3人增加到40多人,其中大学生超过20人。

  白沙祥蓝蓝的发展,也助力村集体经济腾飞。依托公司旗下兰花基地的分红以及为当地村民提供的就近就业机会,合水村村集体经济显著增收,2023年收入成功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为全县四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的村集体之一;现已连续两年突破百万,为乡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盛开的文心兰。 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实现海南兰花首单出口

  随着兰花种植初见成效,销售渠道成为白沙祥蓝蓝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升打安兰花的经济效益,公司与镇政府共同商议,派遣专业人员前往云南、广州等地开展实地考察。

  考察团深入云南兰花种植基地与花卉交易市场,以及广州花卉交易市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广泛拓展业务合作。

  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放眼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海外业务。2023年6月,公司出境种苗花卉生产经营企业备案获得海关通过,计划出口相关产品至东亚日韩、东南亚新马泰等地区。

  2023年11月29日,经过十余名工人精心切花、包装,产自公司下辖打安镇合水村兰花种植基地的一批文心兰鲜切花顺利登上飞往东南亚的航班。这是海南兰花首单出口。

  业界人士成,此次出口不仅让国外客户领略到打安兰花的独特魅力,更为打安兰花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拓宽销售渠道,有力推动打安“一镇一品”兰花特色产业的发展。

  羊以辉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基地规范化种植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卓越品牌影响力、良好口碑与高度信誉的外贸特色农产品,不断激发外贸发展活力,助力本土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为提升打安兰花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公司连续参加两届海南冬交会。首次参展时,因经验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兰花展品效果未达预期。汲取教训,公司派遣员工前往三亚、海口等地参加兰花技艺培训,并与本县各花店开展深入交流学习,提升兰花展品制作水平,而在第二届冬交会上赢得观众喜爱。

  精美的兰花展品,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基地参观购买,还成功吸引部分单位企业下单预订公司兰花产品,有效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与产品销量。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申报海南白沙兰花科技小院,全力推动海南白沙兰花科技小院建设,致力于为地方兰花产业发展提供更为专业、高效的科技支撑与服务。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与打安镇政府的指导下,公司与海南白沙兰花科技小院在打安镇合水村兰花生产基地联合举办以兰花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为普及兰花种植技术、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羊以辉称,后续将与院校继续合作,共同推动打安兰花产业持续发展。(完)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