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阳秀
“阿妹,我想办老人证,要咋弄呀?”
“阿婆别急,身份证给我就行!”
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新设立的乡音窗口,65岁的李阿婆用哥隆话询问如何办理老年优待证,工作人员同样以亲切的乡音回应。不到10分钟,李阿婆就顺利拿到了证件。
这一温馨场景,正是乡音窗口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不熟悉普通话、不会操作电脑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为此,中心主动贴近群众需求,专门设立乡音服务窗口,选派熟练掌握哥隆话、黎话、军话等本地方言、同时业务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办事服务。
据了解,昌江是语言多元地区,哥隆话、黎话和军话流通广泛。不少老年人虽能听懂普通话,却难以流利表达,办理业务时存在实际困难。聚焦这类急难愁盼问题,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乡音窗口精准服务,优化办事体验,切实破解语言沟通障碍。
此外,该中心还持续完善适老服务,设有自助饮水区、休闲等候区,方便群众休息,并提供轮椅、放大镜、医疗箱、血压测量仪、雨伞等一系列便民设施,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传递政务温度。
昌江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以乡音窗口为起点,继续推进多民族文化融合,让每一道乡音都被聆听、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