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来自乐东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路先生(化姓)在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难掩激动之情:“感谢侯丽虹主任团队和麦护士长团队,是他们给了我希望和信心!”此前,该院血液科成功为路先生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这是三亚中心医院完成的首例此类手术,标志着该院在血液系统疑难重症诊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让海南南部患者无需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移植治疗。
疑难重症求医:多方案治疗后锚定移植
2024年8月,路先生因“乏力、发热、胸部及肩膀疼痛”前往三亚中心医院就诊。经检查,他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к型ISS评分II期,D-S评分III期高危),合并肺部感染、重度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确诊后,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根据病人病情,医生建议诱导治疗缓解后,尽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因个人原因患者一直犹豫不决,故陆续采用硼替佐米、卡非佐米、达雷妥尤单抗化疗。血液科主任侯丽虹介绍,经过多方案、多周期治疗,患者病情评估为部分缓解,但各项指标反复波动,疗效未达理想状态。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诊疗取得极大进展,自体移植、CART治疗、双抗药物成为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的重要治疗手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现阶段最优且可行的个体化选择。
“这是医院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年龄偏大,共患疾病多,接受化疗疗程较多,难度不小,但患者和家属对团队的信任,给了我们十足信心。”侯丽虹说。
学科建设+多学科协作:为移植筑牢防线
近年来,医院紧抓学科发展和临床能力建设,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学科发展规划,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和鼓励学科加强人才培养、引入先进技术。血液科分期派出副主任医师杨晗春等多名医护技人员,赴国内先进血液疾病诊疗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技术等学习,将先进经验带回医院,从技术上全方位做好准备。
术前评估环节,考虑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邀请麻醉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输血科等多科室专家联合会诊,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干细胞动员、预处理方案,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可控。
14天“舱内”攻坚:首例移植术成功
2025年8月15日,路先生进入层流病房(无菌病房),开始移植前预处理。8月18日,关键的干细胞回输环节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成功输入患者体内,如同播下“生命火种”,回输后前几天,患者出现轻度心衰表现、消化道出血,在团队成员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及时处理下,病情恢复平稳。进入骨髓抑制期,粒细胞极度缺乏、血小板下降,血液科团队与输血科密切配合,及时输注血小板,全程守护患者安全。
8月30日,移植后第12天,路先生干细胞成功植入,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随后,路先生顺利转入过渡病房。
“剑鱼”来袭:医院上下同心,守护患者安全
移植关键期,三亚遭遇台风“剑鱼”恶劣天气,血液科主任侯丽虹、护士长麦燕婷、医生杨晗春等医疗、护理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三亚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冯武、院长王天松带领后勤团队多次巡查病区,落实应急预案,确保诊疗工作不受影响,为患者筑牢“健康防线”。
“从首例手术机器人到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每一次突破都是为了让海南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王天松表示,医院将以此次手术成功为起点,持续“做强优势、补齐短板”,深耕血液疾病等疑难重症诊疗领域,用更多新技术、新服务守护海南百姓健康,助力海南省南部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来源:三亚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