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儋州:重点推动4个共享储能项目 已实现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2025年09月12日 16:29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刘梦晓

  儋州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间”,系统构建“1+2+N”新能源产业体系,目前已实现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陆上风电9.9万千瓦,气电143万千瓦等。

  儋州洋浦风能资源富集,已建成的峨蔓风电场是海南省最大的陆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具备1160万千瓦开发潜力。申能CZ2与大唐CZ3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已于2025年3月全容量并网,年绿电发电量约36.6亿千瓦时;二期2×60万千瓦工程接入系统已获南方电网批复;海南龙源峨蔓风电场(一期)“以大代小”项目计划2026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围绕“上游发电—中游装备—下游应用”链条,儋州正积极构建“背倚内地、辐射东南亚、面向世界”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依托1500亩风电产业园,儋州洋浦成功引进3家整机制造龙头企业。依托绿电资源,儋州积极发展绿色甲醇产业。申能、北京昆仑、远景、大唐绿色甲醇项目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落地后将有效满足洋浦绿色航运燃料需求,助力儋州洋浦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此外,儋州坚持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华能、华电、国华、明磊和华宇康等多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4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51万千瓦。

  当前,儋州正重点推动4个共享储能项目,涵盖电化学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条技术路线,总投资约44亿元,旨在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

  下一步,儋州将持续巩固风电主导产业优势,夯实产业链核心环节,加快配套码头的建设,谋划检验检测平台,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加速壮大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拓展光伏应用场景。探索氢能“制、储、运、用”产业链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前瞻培育储能产业,推进多技术路线发展,增强能源系统灵活性与稳定性。协同发展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编辑:王晓东